胃腸道是人體最大的營養吸收場所,最大的排污場所,最大的免疫屏障。胃腸功能一旦出現嚴重的損害,會導致人體微生態的嚴重失衡,細菌移位,毒素釋放,甚至并發膿毒癥,威脅人們的生命安全。
適宜的腸內營養,可以保護胃腸道粘膜,促進胃腸道蠕動,維持腸內生態平衡,保護腸道的屏障功能,所以黎介壽院士稱腸內營養為“超級抗生素”。
近日,樹蘭(杭州)醫院護理部腸內營養質量控制小組發起并組織了主題為:健康從“腸”計議的腸內營養學術沙龍活動。
第一場討論的中心問題是“圍手術期患者的腸內營養管理”。腸內營養的落實需要醫師、護師、營養師、藥師、康復師共同協作,特別是圍手術期,除了術前腸道功能的維護、術后早期開放腸內營養之外,術中手術時長、胃腸道缺血時間、麻醉藥物用量、血管活性藥物用量、體液管理和低體溫的管理等都對術后胃腸功能康復都起著重要影響。簡言之,外科的快速康復期核心機制就是胃腸道功能的快速恢復。
沙龍活動邀請到了南京醫科大學附屬明基醫院普外科主任助理鄭濤博士作為首場演講嘉賓。他分享了《嚴重腹腔感染患者圍手術期腸內營養管理》,采用循證和實際案例結合的方式,采用大量畫面感很強的圖片,代入式的邏輯思維導圖,生動形象的給大家講述了個體化的、精細化的、動態化的、創新性的、不懈努力和堅持的營養策略。讓在場所有參與者深深的體會,腸內營養我們一直在不斷學習的路上。
樹蘭(杭州)醫院的楊紅梅老師擁有豐富的腸內營養護理經驗,她從護理的角度重申了腸內營養對于圍手術期患者快速恢復的積極意義,并強調了腸內營養的管理應有目標導向性,醫護同體,齊頭并進。在實施的過程中應注意關鍵質量環節的把控,避免過度和不足。
樹蘭(杭州)醫院護理部執行主任陳翔表示,做腸內營養質控,工作任務瑣碎、復雜、艱巨,若論收益,唯有經歷了學習了而已,但大家還是愿意貢獻出自己的時間,努力將事情做好,這便是護理人的精神。“在這種精神的策動下,我們胃腸營養護理一定會越來越規范,越來越前沿。”
“腸”相知,“腸”相伴,健康從“腸”計議,希望更多人關注胃腸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