舀漿、攤餅、磕蛋、加料、折疊……一套動作一氣呵成,沒有絲毫停滯。在上海的弄堂里、街角處、辦公樓下,隨處能碰到攤煎餅的小店,香氣彌漫引誘著無數路人。
詢問來處,煎餅店主不少都來自山東一座名叫“油簍”的村莊。一張煎餅,背后藏著一則沂蒙山區“煎餅村”闖蕩上海灘的故事。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線上化的普及,這些偏傳統的街邊煎餅店,通過外賣、團購等線上經營,線上食材采購與進貨等,延長了生命周期,逐漸在上海人的“早餐江湖”中占據一席之地。而這些攤煎餅的“外鄉人”,也陸續添車買房,把子女接到身邊上學,在上海灘落下腳、扎了根、成了業,成為“新城市人”。
以往煎餅村的“外鄉人”,在上海買房置地成為“新城市人”。樊琪 攝
上海的靜安寺周邊,寸土寸金,能在這里盤下一個十幾平方米的門面攤煎餅,讓40歲的黃友良頗感自豪。
煎餅鋪的柜臺前,貼著黃友良的家鄉介紹——山東臨沂平邑縣鄭城鎮油簍村。從20世紀開始,油簍的村民們到上海擺煎餅攤闖蕩,如今,這座1400多口人的小山村,超過千人在外攤煎餅,被黃友良夸作“中華煎餅第一村”。黃友良家是“煎餅村”第一批走進上海的家庭。1996年,14歲的黃友良跟著父親到上海賣煎餅,至今他還存有1997年辦理的“暫住人口登記表”,他笑著說,這是自己在上海的第一張“身份證”。
當年,因為家庭欠賬陷入困境,一家人不得已到上海求生存,父親選擇做起攤煎餅的行當,黃友良則跟著父親后面幫工。每天凌晨兩三點,父子二人就要開始一天的忙碌。攤煎餅雖然辛苦,卻能賺到真金白銀。三四年光景,他們不僅還清了10萬元欠債,還在銀行辦下存款。黃友良回憶,聽聞在上海攤煎餅掙錢,村里不少家庭跟著來到上海,紛紛從事攤煎餅的行當。黃友良估算,父親教會了不下200人學會了攤煎餅,正是村里的人接踵而至,讓山東煎餅在上海聲名大噪,成為本地人熱衷的早餐之一。
黃友良和煎餅打了26年交道,他也比很多“上海人”更熟悉這座城市。為了讓煎餅更適應上海人口味,黃友良加入了本地人愛吃的甜醬,給煎餅配上各種蔬菜,再在面漿中加入黃豆、高粱、小米、綠豆等雜糧,滿足上海人對營養的追求。當然,也有一成不變的東西,比如攤煎餅。剛來上海,父親就告誡黃友良,煎餅攤得越薄越好,最好入口即化。
村民到上海闖蕩,用煎餅換來家庭的吃穿用度。樊琪攝
最早,黃友良每天凌晨兩點就要起床,到市場采購食材。近年來,他嘗試通過線上化工具,用美團快驢進貨,新鮮食材每日準時送貨上門,平均每天能夠節省2-3小時的采購時間。此外,專業的售后服務,也不用擔心食材質量問題來回“扯皮”。“省時省力,節省了進貨的時間,不用再像以前那樣,還沒睡下一會兒就又得爬起來了。”黃友良說,如今每天凌晨5點營業,他只需要4點40分起床,可以多休息一些時間,把更多的精力用在煎餅店的經營上。
除了堅守線下生意,黃友良還嘗試利用外賣、團購等,為小店引流、線上化運營。比如年輕人喜歡點外賣,從前幾年開始,他的煎餅店也開通了外賣,一個月能賣一萬多元,占到門店營收的三分之一。在各種線上化工具幫助下,黃友良還開下分店,和妻子一人管理一個,家庭收入再次提升,一年能掙40多萬元。
在上海打拼26年,黃友良不僅買了車,在老家買了房,2021年他還在上海購置下房產。16歲的兒子也被接到身邊上學。黃友良一家的改變,是整個“煎餅村”的生動寫照。隨著時代發展,“煎餅村”的小店們,在嘗到線上化經營的甜頭后,紛紛借助互聯網本地化平臺,進行數字化訂貨、進貨、結算,這些存活于街頭巷尾的一家家煎餅小店,煥發出新的生命力。同時,互聯網平臺也通過加深與本地食材供給、餐飲商戶的連接,提升源頭供給效率和能力,助力餐飲門店數字化轉型,推動其標準化與品質化升級,從而為本地消費者更優質的消費新體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