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河北省陽原縣的泥河灣盆地,分布著涵蓋舊石器時代早、中、晚期的各類遺址30余處,是研究早期東方人類起源和活動的重要區域。最新的這項成果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所裴樹文研究團隊聯合西班牙高等科學研究理事會歷史研究所、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中外科研單位共同完成,論文近日在國際學術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發表。
泥河灣盆地岑家灣遺址的位置及年代。(受訪單位供圖)
據研究團隊負責人裴樹文介紹,作為歐亞大陸東部古人類演化的重要區域,中國雖然擁有眾多的早―中更新世(距今約258萬―13萬年)考古遺址,但早期的石器技術被認為長期停滯不前,具有相對原始的技術模式特點。
此次通過對岑家灣出土石器的技術分析和高精度3D掃描,研究團隊發現了“準備石核技術”,這一技術的重要特征是生產具有一定標準的最終產品。遺址中還發現了具備一定修理模式的尖狀器和鉆器,這些單個修理工具為證實“準備石核技術”了更加堅實的證據。
岑家灣遺址“準備石核技術”及相關石制品。(受訪單位供圖)
業內認為“準備石核技術”起源于古人類石器技術演化的較高模式階段。此前中國華南境內遺址發現過類似技術,時間距今80萬年前。
裴樹文認為,最新研究表明,擁有較高認知能力并掌握“準備石核技術”的古人類,在110萬年前就生活在中國北方地區,并發展出一套與歐亞大陸西部不同的生存策略和技術形態。“作為非洲之外研究人類演化與技術發展的關鍵區域,泥河灣盆地在構建東亞百萬年人類演化和行為發展模式研究領域具有巨大潛力。”他說。(記者任麗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