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加大投入力度,河北設立了“省級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專項基金”,2016年以來共下達補助資金16.5億元
■“不賣石頭賣風景。村民土地入股園區有分紅,就地打工有收入,全村年人均收入已突破1.5萬元。”
這是6月2日拍攝的石家莊市井陘縣秀林鎮翟家莊采石廠礦山跡地地質環境綜合治理項目現場(照片)。新華社記者 駱學峰 攝
地處邯鄲市叢臺區西部的太行山余脈紫山,有“邯鄲第一山”之稱,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已成為每年有約20萬市民前來“洗肺養眼”的城市后花園。
很難想象,就在7年前,這里還是滿目瘡痍的廢棄礦區。
“當時地下都采空了,抽上來的水全是黃的。一刮風,空氣里滿是黑煤灰,家里不敢開窗戶。地面塌陷讓很多村民的住房開裂。”叢臺區東陶莊村村民岳永峰回憶。
20世紀80年代起,紫山區域先后開辦40多家礦廠。多年開采導致地貌破壞、山林損毀、礦坑沉陷,這里逐漸成了“城市后背上的一塊巨大瘡疤”。
叢臺區紫山辦主任周鵬飛說,隨著綠色發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邯鄲市下決心重塑紫山。2015年起,經過持續修復和景觀打造,紫山區域新增綠化面積6500多畝,植樹逾80萬株,森林覆蓋率從16%提升到96%。附近不少村民在景區實現就業,還將閑置房屋改成特色民宿招攬游客。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作為首都水源涵養功能區和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近年來,河北壓茬推進礦山環境修復治理,讓殘山披綠裝,把瘡疤變美景。如今,從綿綿燕山到巍巍太行,從獨立工礦到城市新區,4000多處共40余萬畝礦山跡地加快“整容”,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逐步顯現。
瘡疤變氧吧
河北礦產資源開發歷史長,高強度發展的礦業開發在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也引發了地貌景觀破壞、生態環境損壞和大氣環境污染等問題。截至2015年底,全省共有責任主體滅失礦山跡地4330處,破壞面積30余萬畝。
河北省自然資源廳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處處長楊廣明介紹,2014年起,河北省委、省政府壓茬開展了露天礦山污染深度整治、露天礦山污染持續整治三年作戰計劃、礦山綜合治理攻堅等專項行動。
隨著生態修復工作不斷深化,一幅生態秀美的畫卷在燕趙大地徐徐展開。
在秦皇島,棲云山大大小小的采礦“瘡疤”逐步愈合,變身城市“綠核”;在唐山,30多平方公里的采煤塌陷區上打造南湖生態公園,昔日城市“納污坑”變成市民“大氧吧”;在邢臺,采礦沉降區上建成4600余畝的人文山水園,原來阻隔城市發展的“塌陷帶”成了連接新老城區的“綠心”。
目前,包括全部責任主體滅失礦山跡地在內,河北全省已累計修復治理礦山跡地超過40萬畝,形成了礦山復綠、空間再用、礦山公園等多種治理模式,探索出一系列礦山環境恢復治理技術方法體系,打造出唐山市南湖生態公園、邯鄲市武安九龍山礦山生態修復、廊坊三河東部礦區修復等一批典型案例。
包袱變財富
過去,因投入成本高、治理難度大、政策支持不夠、社會資本參與意愿不強,廢棄工礦區成了一些地方不敢輕易觸碰的歷史包袱。
“把包袱轉化成發展資源和財富。”楊廣明說,河北采取“政府主導、政策扶持、社會參與、開發式治理、市場化運作”的礦山修復新模式,統籌礦山修復與后續資源再利用、產業發展,明確修復過程中新增耕地可用于占補平衡,鼓勵社會資本采取“生態保護修復+產業導入”方式發展適宜產業獲得收益,調動各方積極性。
地處燕山余脈的三河市東部礦區,采礦企業高峰時多達500家。超強度開發造成資源銳減、環境惡化,遺留下100多處責任主體滅失礦山跡地。
近年來,三河市累計投入財政資金20多億元,吸引撬動社會資金60多億元,完成了22平方公里的東部礦山環境修復治理。如今,當地打造千畝林地、萬畝花海,礦坑里“長”出梯田,再也不用“晴天穿雨衣擋灰”。
“治理后既能復墾大量耕地,又能利用區位優勢發展綠色康養等產業,打造區域發展新增長點。”三河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負責人說。
唐山市古冶區王輦莊鄉趙陡路區域原為工礦廢棄地,占地6800畝。當地投入2.57億元高標準實施土地復墾,將工礦廢棄地改造成田面平整、土壤有機質含量高、田間道路及灌溉設施齊備的水澆地,新增耕地3700多畝。2017年以來,唐山全市通過工礦廢棄地治理取得占補平衡指標8000多畝,為城市建設了寶貴發展資源。
為加大投入力度,河北設立了“省級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專項基金”,2016年以來共下達補助資金16.5億元。市縣通過配套財政資金、發行債券、統籌整合其他項目資金等方式,累計投入修復治理資金超過36億元。
為有效落實責任,河北明確各級黨委、政府為礦山環境綜合治理的責任主體,嚴格落實黨政同責,已逐步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自然資源部門牽頭、多部門協同、企業共同參與的齊抓共治局面。
開山人變養山人
隨著礦山修復治理綜合效益逐步顯現,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
邯鄲市峰峰礦區有百年礦業開采歷史,曾是全國第二大主焦煤產地和國內聞名的陶瓷、建材、電力工業基地。這里各類露天礦山達106座,渣石占地、地表塌陷等問題曾一度存在??拷菂^的響堂山上,高峰時有20余家石料廠,從城區抬眼便能望見千瘡百孔的山體。
2017年以來,峰峰礦區整合礦山環境修復治理等政策,實施礦山、荒山、煤矸石山“三山同治”,推動礦山變青山、濁水變綠水、礦區變景區,走上轉型突圍之路。
位于響堂山區域的李莊村,抓住機遇綠化荒山禿嶺,建起生態觀光采摘園和休閑度假區,發展文旅產業。“不賣石頭賣風景。村民土地入股園區有分紅,就地打工有收入,全村年人均收入已突破1.5萬元。”李莊村黨支部書記王廣慧說。
武安市淑村鎮項目治理區通過客土墊地、砌筑梯田等方式恢復了近600畝耕地。對其中具備工礦用地手續的土地,采用增減掛鉤政策。這些耕地既能用于種養殖業,又為武安市發展了更多建設用地指標資源。
“過去是開山人,現在是養山人。”武安市淑村鎮尹家峧興龍礦負責人穆新紅說,采礦證到期后,她陸續投入2000余萬元治理白茬山和采坑,轉型做生態農業。
業內人士建議,治理長期累積形成的礦山生態破壞需要久久為功,持續深化綜合治理,使礦山環境恢復走上制度化、長效化軌道——一方面,強化源頭管理,前移監管關口,切實改變礦產開發利用重資源開發、輕環境保護的狀況;另一方面,嚴格按照打造綠色礦山要求,強化對采礦權人主體責任監管,做到邊開采、邊治理、邊修復。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李鳳雙 閆起磊 郭雅茹 趙鴻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