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中鐵設計集團
據了解,衡水高鐵南站位于衡水市桃城區王渡口村東側,侯店村西北側,滏陽河東南側。車站距離衡水市主城區2.5公里,距離濱湖新區4.5公里,總投資約3.2億元。車場按3臺7線布置,設450m×12m×1.25m基本站臺1座,設450m×12m×1.25m中間站臺2座,設等長雨棚,設12m寬地道1座,12m寬天橋1座。站房建筑面積2萬平方米,分上下兩層,鋼結構,車站為架空線側平式,采用上進下出模式。室內結合候車空間設置庭院,與室外庭院、草坡形成空間滲透關系,營造舒適溫馨候車環境。
“目前站房的初步設計圖紙已經審批通過,大約在今年9月份開始動工。同時,高鐵南站區域城市設計和桃冀快速路規劃設計方案也同步進行,并于今年6月份完成了專家評審,衡水市委、市政府召開了方案匯報會,原則上通過了方案。預計2026年可實現通車。”付俊偉說。
衡水是一座少有的水城共融的北方城市,既有北方城市的厚重,又有南方城市的靈動。滏陽河穿城而過,衡水湖鑲嵌其中,“河秀、灣多、湖美”,是衡水的城市特色。衡水還是一個文化底蘊深厚的城市,歷史遺跡眾多,文化名人輩出,作為九州之首,大衡水文化源遠流長,冀文化、儒學教育文化、古城文化、航運文化、民俗文化、酒文化等共同構成了衡水的文化特色。
針對如何將衡水特色融入高鐵南站的建筑方案,打造地標性建筑。付俊偉介紹,通過營生境、筑輕城的手法,將衡水特色注入設計方案之中。以綠色覆蓋建筑,增加藍綠共享空間,將建筑融入自然,體現生態之美。以輕盈的建筑表皮、抽象的文化符號,展現建筑形體的雕塑感和北方水文化的洗練、豪邁的特質。通過形式操作、材料的選擇以及空間的塑造等現代設計方法,從內而外、立體、全面地體現衡水特色,最終打造出符合地域特質、體現時代精神、根植于當地文化的地標性建筑。
在功能布局上,高鐵南站片區總體規劃上形成“一核雙軸,一環四園,多廊多片”的空間布局結構。一核雙軸,即中央活力核、前進大街發展主軸、滏陽二路發展次軸;一環四園,即滏陽河-吳公河生態公園綠環、衡水植物園、寶云公園、文峰盈彩灣、滏陽生態文化公園;多廊多片,即豐收渠等多條藍綠廊道劃分多個城市活力片區。在站點商務區外布局規劃展覽館和低碳居住社區,作為城市建設和未來健康生活的展示窗口,引領新時代城市和宜居生活的發展方向。
衡水高鐵南站在衡水區域經濟發展中的推動作用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改善交通條件,促進片區經濟發展。衡水南站的設立,有效地疏解了中心城區的交通壓力,改善了交通狀況,通過規劃連接南北兩個高鐵站的桃冀快速路,形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格局,提高了衡水南部與其他區域的快速可達性,縮短了區域間的距離,使不同區域間更密切的經濟合作成為可能,推動了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二是拓展旅游市場,發展旅游經濟。衡水旅游資源十分豐富,高鐵南站距離雄安只有30分鐘的車程,到北京也不到一個小時,為旅客的到來了交通基礎,節約到了時間成本,讓外地人了解衡水的同時,也讓衡水人走出去了解世界。三是合理優化空間布局,形成經濟產業帶。在沒有衡水高鐵南站之前,城市發展方向向北,發展空間受限,高鐵南站設立后,由單輪驅動變成兩翼齊飛,南、北兩個高鐵新城以及謀劃串聯兩站點間的TOD產業帶將成為城市經濟發展的新路徑。四是完善基礎設施服務功能,增加勞動就業。在高鐵的建設過程中,由于施工量大,投入多,涉及產業鏈條長,可以拉動與高鐵建設相關的多個行業發展,帶來近萬個就業崗位。高鐵開通運營后,主要服務于北京、雄安等城市交往與外溢需求。對于服務功能要求較高,休閑娛樂、餐飲服務等都需要大量的服務崗位,同時由于高鐵出行快速、舒適、便捷,使異地就業成為可能。五是加速城市產業轉型升級,邁向國際化。高鐵南站的開通拓展了城市內部空間,使得要素在更廣的范圍內實現流動和優化配置。由于到達北京這個國際化大都市的時間縮短在一小時內,受到經濟輻射帶動的影響大大提高,加速了衡水城市的產業轉型升級,與國際化更快接軌。
作為以高端商務辦公、目的性特色消費、公共文化服務為主導的城市發展新門戶,衡水高鐵南站新城將打造規模精致、品質高端,主要服務于城市交往和周邊地區外溢功能的商務區。京雄商高鐵沿線,雄安目前不具備休閑消費功能,高鐵南站新城可以搶占先機,引入特色休閑商業功能,打造體驗性消費目的地,以高鐵沿線城市作為衡水特色消費的腹地,吸引周邊地區消費人群,形成南站片區的活力功能引爆點。讓高鐵南站帶動城市新區的開發,進而拉動整個地方經濟的發展,使衡水由傳統城市向生態創新城市轉變,對經濟轉型,加快發展起到積極的帶動引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