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出臺重磅舉措維護新職業人員勞動權益
燕都融媒體記者 楊佳薇
10月29日,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發展改革委、省交通廳、省應急廳、省市場監管局、省醫保局、省高級人民法院、省總工會八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印發〈關于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實施辦法〉的通知》(冀人社規〔2021〕5號)?!秾嵤┺k法》共分為六章,三十一條,聚焦規范用工、制度保障、權益保障、機制保障等方面,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勞動保障權益進行了明確。
定義
新就業形態勞動者
《實施辦法》規定,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以下簡稱勞動者)是依托互聯網平臺就業的網約配送員、網約車駕駛員、貨車司機、互聯網營銷師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
企業為平臺企業和與平臺企業采取合作用工方式的用工合作企業,包括為平臺企業派遣勞動者的勞務派遣公司以及負責組織、管理勞動者完成平臺發布工作任務的合作企業(含加盟商、代理商等外包公司)。
《實施辦法》要求,指導和督促企業依法合規用工。符合確立勞動關系情形的,企業應當依法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明確雙方權利義務,依法履行用工責任。不完全符合確立勞動關系情形的,但勞動過程并遵守平臺企業確定的算法和規則、受其管理的,企業應當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協議,內容主要包括:用工形式、工作時間、用工地點、工作要求、報酬支付、工時標準、管理規章、勞動保護、社會保險等各自的權利義務。
建立平臺企業用工情況報告制度。平臺企業在招聘過程中不得違法設置性別、民族、年齡等歧視性條件,不得以繳納保證金、押金或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不得違法限制勞動者在多平臺就業。
企業要嚴格落實最低工資標準制度,推動將不完全符合確立勞動關系情形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納入制度保障范圍。對按照簽訂的書面協議正常勞動的勞動者支付報酬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企業應當按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不得違法克扣或者無故拖欠。
企業要與勞動者協商一致,明確工時和休息休假辦法。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醫療保障部門應當督促企業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參加社會保險,做到應保盡保。符合確立勞動關系情形的,應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企業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不符合確立勞動關系情形的,可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企業職工基本醫療保險。
強化職業傷害保障,以出行、外賣、即時配送、同城貨運等行業的平臺企業為重點,組織開展平臺靈活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工作。
指導協助平臺企業建立行業協會,督促平臺企業依法依規制定修訂直接涉及勞動保障權益的制度規則和平臺算法。不得將最嚴算法作為考核標準。通過“算法取中”等方式,兼顧企業良性發展和勞動者正當權益,合理確定考核和獎懲要素,避免勞動者超強度勞動或由此造成的安全傷害。
提高公共就業服務效能,將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納入公共就業服務范圍,有針對性地職業介紹、職業指導、創業培訓等服務。
優化社會保險經辦,探索適合新就業形態的社會保險經辦服務模式。
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將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納入《河北省職業技能培訓目錄》,建立適合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職業技能培訓模式,保障其平等享有培訓的權利。健全職業技能等級制度,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按規定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完善職稱評審政策,暢通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職稱申報評價渠道。
各地加快規劃城市綜合服務網點建設,推動在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集中居住區、商業區設置臨時休息場所,逐步解決停車、充電、飲水、如廁等難題,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工作生活便利。保障符合條件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子女在常住地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各級工會組織要拓寬維權和服務范圍,積極吸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加入工會。
各級人民法院、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機構要加強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辦案指導,暢通裁審銜接,依法依規處理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案件。各類調解組織、法律援助機構及其他專業化社會組織要依法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更加便捷、優質高效的糾紛調解、法律咨詢、法律援助等服務。
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加大勞動保障監察力度,將平臺企業納入勞動保障監察日常監管范圍,督促企業落實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責任,加強治理拖欠勞動報酬、違法超時加班等突出問題,依法維護勞動者權益。交通運輸、應急管理、市場監管等職能部門和行業主管監管部門要規范企業經營行為,加大監管力度,及時約談、警示、查處侵害勞動者權益的行為,維護好勞動者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