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宋平)深呼吸,左開腳,與肩同寬……3月11日16時20分許,石家莊市民劉會生在裕華西路與中華大街交叉口東北角的松石園練習太極拳。他松肩沉肘,氣定神閑。
圖為石家莊市裕華西路與中華大街交叉口東北角的松石園一角。 河北日報記者宋平攝
劉會生家住松石園附近,下午接小孫女放學前經常來這里鍛煉,“別看這里面積不大,但園中有造型油松和奇石景觀,還有體現松柏文化的詩詞,風景美、韻味足,特別適合休閑鍛煉。”
推窗見綠,出門進園。和劉會生一樣,河北省越來越多的市民發現,在小區周圍、城市街角等處,像“口袋”一樣的小公園逐漸多起來。空間雖小,但憑借靈活性大、可塑性強等特點,“口袋公園”為市民提供了“小而精、小而美”的公共活動空間,深受歡迎。
城市“口袋公園”也稱“袖珍公園”,一般指規模較小的城市綠色開敞空間,是城市綠地系統的有機組成部分。近年來,圍繞“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目標,河北省從重視大型綜合性公園建設到推動大中小公園協同發展,把加強“口袋公園”建設作為優化城市綠地布局的重要舉措。
規劃科學統籌——
河北省充分利用城市拆遷騰退地和邊角地、廢棄地、閑置地、裸露土地等,堅持“不怕大、不嫌小”,規劃建設或改造了一批小、多、勻、精的“口袋公園”。
結合城市拆遷及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各地在城市中心城區、老城區規劃新建街頭游園、小微綠地等,積極構建大中小布局合理的城市公園體系;結合單位、老舊小區、商業街區、停車場等更新改造項目,同步規劃、施工,讓市民“出門有游園,散步聞花香”;結合城市道路新改建工程,倡導在城市道路十字路口附近至少建設一個“口袋公園”,滿足百姓游憩活動需要,讓市民享受更多綠色福利。
建設因地制宜——
“口袋公園”雖然小,但建設時花的心思并不少。各地對“口袋公園”的設計因形就勢,保護原有地形地貌和植被,注重鄉土植物應用,合理配置植物,突出季相,營造環境優美、景觀豐富的綠色游憩空間。
同樣是健身和休憩需求,不同的居民群體需要不同的設施。在功能完善方面,各地充分考慮不同群體需求,同步建設活動場地、無障礙設施、健身器材等配套設施,滿足市民健身、娛樂、休閑等服務功能。在品質建設方面,注重發揚“工匠精神”,嚴把選材和質量關,建設精品“口袋公園”。
各地在“口袋公園”的設計、建設過程中,還充分挖掘地域文化特色,有機融入當地特色文化元素,打造別具特色的“口袋公園”,讓城市歷史文化“看得見、摸得著”,顯示城市文化特征,延續城市歷史文脈。
管理注重長效——
近年來,河北省的“口袋公園”建設由“以綠為主”向文化建園、特色建園、設施完善方向轉變。為提升“口袋公園”的管理水平,河北省各地完善保障機制,將“口袋公園”養護管理納入城市園林綠化日常管理范疇,在養護資金投入、人員隊伍力量等方面給予有力保障。探索推行“市民園長制”,通過招募熱心市民輪流做園長的方式,定期或不定期開展志愿服務,鼓勵引導群眾共同參與做好“口袋公園”維護與管理,讓“口袋公園”真正成為市民休閑的好去處。
截至2020年底,全省累計建成“口袋公園”3987個,新增公園綠地面積約4850公頃,有效提高了河北省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和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有效改善了城市生態環境,拓展了綠色活動空間,完善了城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