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造林工程建設“綠美邯鄲”
3月10日,磁縣都黨鄉蓮花山植樹現場,一棵棵新栽植的樹苗迎風挺立,充滿生機。連日來,邯鄲城鄉大地掀起植樹造林熱潮,進一步厚植生態基礎,鋪展林城相依、人林相融的生態畫卷。
2022年,邯鄲完成營造林面積81.23萬畝,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今年該市計劃完成營造林面積56萬畝,重點實施西部荒山綠化、城區周邊綠化、村莊綠化、河渠廊道綠化、農田防護林網、特色林業基地等六大造林工程,持續構建“一帶、一環、千村百網多基地”綠化格局。
武安市九龍山山地運動公園總面積12平方公里。近年來,該市有關部門通過持續造林綠化、完善功能,使之成為了一個集文化、體育、農業、生態、休閑旅游于一體的生態公園。河北日報記者董源攝
從點到面實施規?;炝?/strong>
“去年春季栽種的油松、側柏成活率達95%以上,項目區連翹漸入花期,昔日的萬畝荒山坡如今成了林?;ㄌ铩?rdquo;3月10日,涉縣太行山區國土綠化試點示范項目現場,邯鄲市林業局生態保護修復與荒漠化防治處處長袁洪波介紹,邯鄲太行山區山高坡陡,是我省治理難度較大的主要山地之一。結合這一區域立地條件和氣候特點,該市采取淺山丘陵區石壩梯田穴狀整地、荒山魚鱗坑整地等模式,提高苗木成活率,確定了“常綠+彩葉+花灌”的多種造林模型,實現了單一樹種向多樹種混交林轉變,增加了林木生態穩定性,打造了春夏有花、秋季有葉、四季常綠的近自然生態景觀。
圍繞西部山區、主城區周邊和東部平原三大空間布局,邯鄲市打造了太行山區生態防護林、環主城區生態景觀林和平原區農田防護林網等三大生態體系,構建了“一帶、一環和千村百網多基地”綠化格局。
“一帶”,即在西部山區重點打造太行山區生態風景林帶;“一環”,即在主城區周邊重點提升環城區綠化水平;“千村百網多基地”,即在東部平原重點開展1000個村莊綠化、100個高標準農田林網片區及經濟林、珍稀樹種培育等多個基地建設。
“規?;炝中Ч醪斤@現,全市森林資源明顯增長,森林質量顯著提升。”袁洪波介紹,圍繞“綠美邯鄲”建設,從2013年開始,該市連續10年,每年營造林面積不低于52萬畝,累計完成營造林600余萬畝,林木覆蓋率從2012年底的23.2%提高至去年的35.7%。
2022年,邯鄲完成營造林面積81.23萬畝,占省下達任務的113.1%;完成防沙治沙任務5525畝,占省下達任務的122.8%。高標準完成太行山區國土綠化試點項目,建成涉縣井店、索堡、遼城、偏城4個萬畝以上片區和磁縣陶泉、武安市管陶、叢臺區紫山3個5000畝以上片區,高標準完成太行山區國土綠化試點示范項目。新增村莊綠化520個,鞏固提升550個,創建省級森林鄉村21個。建成曲周縣、邱縣、肥鄉區、館陶縣、廣平縣等5個萬畝農田林網示范區,發展高效經濟林基地2.2萬畝,規模化造林效果初步顯現。
近年來,磁縣持續推進西部太行山綠化。這是近日磁縣都黨鄉太行山區植樹造林現場。河北日報通訊員趙飛飛攝
從增綠量到提綠效確保造林質量
以增綠量、提綠效為目標,近日,邯鄲市搶抓春季造林時機,迅速掀起綠化造林熱潮,全年計劃完成營造林面積56萬畝,其中人工造林7萬畝、飛播造林5萬畝、封山育林4萬畝、退化林修復4萬畝、森林撫育36萬畝。重點實施西部荒山綠化等六大造林工程,打造省級森林鄉村示范區3個、萬畝以上農田林網控制區4個。
在西部山區,將全面鞏固太行山區國土綠化試點示范項目建設成效,高質量推進國家、省太行山綠化項目;在涉縣、武安市、磁縣建成3個千畝以上“引喬入灌”示范區,完成市級飛播造林5萬畝。
在城區周邊,提升邯西生態示范區綠化和管護水平,加大環城高速周邊綠化,對樹種老化、單一的林帶進行更新補植,構建環主城區生態景觀示范區。
在東部平原,突出抓好村莊綠化、林網建設和特色基地打造,完成村莊綠化500個以上(含改造提升),其中省級綠化提升村100個。鞏固提升滏陽河全流域生態治理成果,依托縣鄉道路、主要河流及支渠,按照“一路兩溝四行樹”或“一路兩溝兩行樹”標準,建設農田防護林網,在大名縣、魏縣、臨漳縣、成安縣建設4個萬畝以上農田林網控制區;完成珍稀樹種培育項目1000畝,建設高效經濟林示范基地1500畝。
同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全面落實防止耕地“非糧化”“非農化”政策,科學劃定綠化用地,依法合規開展國土綠化。科學選擇鄉土樹種、常綠樹種、彩葉樹種、經濟樹種和吸收二氧化碳能力強的樹種,積極營造混交林,不斷提高造林營林質量。專業技術人員全程跟蹤指導,嚴格把關,確保造林質量。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營造林面積2萬余畝。
3月9日,邯鄲市復興區鐵路大院街道鐵西南社區,居民掛牌認領小區樹木,以做好日常管理。河北日報通訊員聶長青攝
從“獨唱”到“合唱”匯聚綠化合力
“積極開展新一輪林地保護利用規劃編制工作,嚴格林地、草原審核審批制度;全面鞏固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成果,不斷提升林草生態系統功能和碳匯增量;全力做好火情前期處置,確保森林火災受害率控制在0.9‰以內……”近日,邯鄲市發布2023年第1號總林長令《關于切實加強森林草原資源保護工作的令》,要求全市各級各有關部門著力解決林業發展突出問題,積極開展森林草原資源保護、生態修復工程、資源災害防控等工作,推動林長制走深做實。
近年來,邯鄲做足林長制“功課”,緊扣“林”主題、“長”關鍵、“制”保障,逐步形成國土綠化、產業發展、資源保護相互融合、齊抓共管的新格局。
近日,綿延百里、貫穿涉縣的清漳河水波粼粼,成群的白鷺在此悠閑棲息。如畫美景,得益于2022年涉縣大力推進清漳河國家濕地公園建設。作為該縣林長制重點項目之一,在縣級總林長牽頭協調下,各鄉鎮和相關職能部門齊心協力,破解了水系改造、地形改造、資金保障等難題。
“依托林長制,建立部門協作機制,形成協同發力、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涉縣林長制辦公室主任楊利軍表示,林長制變林業部門“獨唱”為多部門“合唱”,匯聚了保護和發展森林資源的合力。
目前,邯鄲已構建了四級林長組織責任體系,明確細化林長職責,以鄉級林長包村,村級林長包片、包地塊、包山頭劃定責任區域,構筑“組織在市、責任在縣、運行在鄉、管理在村”的林草資源管理責任體系。各級林長在責任區域內,開展巡林督查活動,通過“林長制”實現了“林長治”。(河北日報記者陳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