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8日
復興區康莊鄉師窯橋正式通車
師窯橋的峻工通車
為緩解康莊鄉周邊與武安
磁縣、青蘭高速的交通壓力
發揮重要作用
1月8日上午
區委常委、組織部長張社朝
副區長田東
出席通車儀式并剪彩
據了解,師窯橋初建于1966年,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隨著地方經濟的發展,該橋是武安、邯鄲縣煤礦、鐵礦主要運輸通道,雖經多次維修加固仍不堪重負,重建后的橋梁,為兩孔10米現澆筑板橋,荷載一級公路設計建設標準,大大緩解康莊鄉周邊與武安、磁縣和青蘭高速的交通壓力、方便人民群眾出行,同時,進一步改善康莊鄉整體環境,為建設西部現代化生態新城作出貢獻。
走在新修好的橋面上,記憶,不斷涌現,在別人眼中,也許這只是一個橋梁的通車,一個鄉村發展的變遷,與我,是故鄉的記憶,每次回老家,總要到小河邊走走,看她淺唱低吟地穿過村莊,滋潤著兩岸的土地。
兒時起,這便是一條蜿蜒流淌的小河,小河上方有一座橋,那是一座非常普通的橋,小橋連接著村子的南北,一個不大的橋洞,河水默默地,隨隨地流淌。
“小橋流水人家”,便是爺爺一代的真實寫照,老宅的小小院落位于橋的北側,是住的離橋最近的人家,河水涓涓秀麗,蜿蜒清澈,承載著兒時的夢想和歡樂,流向遠方……
小河也有讓我們害怕的時候。夏天來臨,雨一天接著一天下,河水變得急且猛,野性狂暴,打著浪花,裹著樹枝、雜草,浩浩蕩蕩,漫過河岸,那一刻,小村和小河的平靜被徹底打破,天空中回蕩的除了雨水嘩嘩聲就是水流的翻騰聲。
河水來的急,去的也快,一般情況下只幾天時間就可退去,被沖毀的河岸、橋梁,一片狼藉。然后,斷交,施工。兒時的記憶中,幾年便會遇到一次這樣的場景,常常默默的目睹著她的溫柔、她的奔放、她的脆弱、她的桀驁。
昔日的小橋,在歲月洗禮中,已經換了妝容,改了模樣,只留下模糊的記憶。
如今,灌漿打樁、建筑橋墩、攤鋪橋面、竣工通車……所有的期待都沒有被辜負,一座十二米寬的橋面終于建成。
橋兩側的空地上,一側是游園,另一側也是游園,這得益于復興區推進的綠美復興小微綠地建設,挖掘利用騰退土地和零散地塊,使群眾“抬頭能見綠,出門便進園”打造了遍地開花的“口袋公園”的一處縮影。夜幕降臨,新裝的路燈照亮著村民回家的路,漫步于橋上,波光粼粼的清澈河水映襯著美好夜色,飯后健身散步的村民們歡笑聲,伴著小河嘩嘩流水聲,歡快回蕩,為寂靜的村莊添上動人的音符。
橋的意義遠不止如此,它聯結著兩岸,維系著交通,彰顯著文化的內核,有更多的延伸和擴展……
橋,與我們有著深厚的情感。
橋,體現著古人的智慧和今人的創造力。
橋,也是有記憶的,在歷史的書頁上寫下重重的一筆。
夢的緣起,心的寄托,西美復興,奔跑的復興!
瞧!幸福復興人,正在充滿希望的康莊大道上闊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