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市民政局堅決落實市委、市政府各項部署要求,全力構建“一核心、兩約、三型、四社聯動”的基層組織體系、治理體系和服務體系,加快推動形成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邯鄲實踐”。
牢牢把握“一核心”,基層黨建煥發新活力。全市民政系統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基層黨建工作的各項安排部署,始終以高度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推進村(社區)基層黨建工作,實現黨建引領與群眾參與有機融合。在這次全市村(社區)“兩委”換屆工作中,市民政局黨組高度重視,組織研究起草各類換屆文件12份,明確換屆流程33項,全市5849個村(社區)全部完成了“兩委”換屆,村(社區)黨組織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煥發出新的活力。
制定修訂“兩約”,建立“三治融合”新體系。市民政局堅持“小規約撬動大治理”的思路,立足實際、規范有效、依法依規開展村規民約和居民公約制定修訂,推動建立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新體系。工作開展中,全市累計60余萬群眾參與制定修訂工作,3萬余名居民代表、片區民警、離退休干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作為“兩約”制定修訂工作組成員。通過“兩約”制定修訂,基本形成了基層自治組織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的良好局面。
打造“三型”社區,公共服務水平實現新提升。找準“三型”社區建設定位,建設“標準型”社區,重點突出在完善軟硬件配備,補齊服務功能缺項,達到統一標準化管理服務的目的;建設“特色型”社區,重點是因地制宜、因類施策,達到將公益、文化、教育、法治、健康、養老等社區文化元素融入社區共同發展的目的;建設“示范性”社區,重點培樹環境優美,內涵豐富,功能設施完備的統一模式,實現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建立“四社聯動”機制,開啟社區工作新模式。積極建立完善“以社區為平臺,以社會組織為載體,以社會工作人才為支撐,以社會志愿者為依托”的“四社聯動”社區治理機制,開啟社區工作新模式。持續加大社區基礎設施建設,全市新建或改擴建服務設施達到3萬平方米,社區綜合用房面積平均600平方米;今年以來,大力推進社會組織孵化基地建設,市、縣兩級社會組織孵化基地已全部建成;制定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邯鄲市鄉鎮(街道)社會工作服務站管理規范指引》等系列政策文件;在社區層面普遍建立了社區志愿者登記注冊制度,志愿者積極參加疫情防控、老年人日間照料、關愛未成年人、法律援助等工作,形成“邯鄲紅十字藍天救援隊”“邯鄲慈善孝德聯合會”等服務品牌,打造各類示范性慈善志愿項目20余個。(記者謝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