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多個全國性會議,釋放重要信號
近期,全國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全國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全國財政工作會議陸續召開,部署2024年重點工作,曬出了2024年民生清單,事關房子、車子、票子,將惠及老百姓工作和生活。
下力氣建設好房子
2024年房地產市場會有怎樣的變化?12月21日至22日召開的全國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明確,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適應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新形勢。
會議指出,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建立“人、房、地、錢”要素聯動的新機制,完善房屋從開發建設到維護使用的全生命周期基礎性制度,實施好“三大工程”建設,加快解決新市民、青年人、農民工住房問題,下力氣建設好房子,在住房領域創造一個新賽道。
“下力氣建設好房子,在住房領域創造一個新賽道”,這一說法比較新穎。
中指研究院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認為,會議進一步明確了2024年房地產政策的發力方向,我國住房發展正從“有沒有”進入到“好不好”階段,會議強調要“下力氣建設好房子,在住房領域創造一個新賽道”,“好房子”供給量增加也意味著將促進更多改善性住房需求入市,未來改善性住房需求仍有較大釋放空間。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長張波也認為,更關注“好房子”,新周期下重點將從解決“有沒有”轉向解決“好不好”,對于建筑質量,將從建筑層高、電梯、隔音、綠色、智能、無障礙等多方面入手,強調提高住宅的建設標準,給市場供給更多高品質房子。
提振新能源汽車等大宗消費
新能源汽車成為2023年中國經濟的一大亮點。12月21日召開的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透露了一組數字:1-11月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新三樣”出口快速增長,新能源汽車出口達109.1萬輛。
在2024年的重點任務中,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多次談到“新能源汽車”:深化原材料、消費品“三品”行動,提振新能源汽車、電子產品等大宗消費。支持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發展,抓好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先行區試點。
中國信息協會常務理事、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接受中新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提振新能源汽車消費的措施,向市場釋放出推動綠色發展的堅定信號,不僅將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加快發展,還將為經濟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朱克力認為,新能源汽車作為綠色出行的重要方式,其發展普及對推動環境保護與綠色發展至關重要。通過支持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發展,抓好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先行區試點,將進一步推動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應用,帶動電池制造、充電設施建設等落地發展。
多渠道支持企業穩崗擴崗、個人創業就業
“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12月21日至22日召開的全國財政工作會議指出,實施好就業優先政策,多渠道支持企業穩崗擴崗、個人創業就業。完善醫療衛生保障制度,著力減輕人民群眾看病就醫負擔。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深入實施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制度。支持加強文化建設,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與人力資源研究所研究室主任馮文猛接受中新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定調明年經濟工作大方向,基調是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九大任務之一,放在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意味著明年民生工作力度依然將進一步加大。
馮文猛認為,全國財政工作會議要求“實施好就業優先政策,多渠道支持企業穩崗擴崗、個人創業就業”,意味著明年穩就業促就業的措施會進一步加碼。就業是最大的民生,現在就業工作還面臨著一些壓力,明年高校畢業生數量將創新高,所以對就業問題還依然不能放松,要持續要加大支持力度。
在馮文猛看來,財政工作需要配合整個經濟社會發展大方向的調整,全國財政工作會議對明年民生工作的部署,既有就業等需要重點支持內容,又有長期完善醫療衛生保障制度、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等長期內容,通過長短結合加以推進。
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長期以來,民營經濟在穩定增長、促進創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2023年,國家發展改革委推動出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政策舉措,建立多層次與民營企業常態化溝通交流機制,設立了民營經濟發展局,有針對性地解決企業訴求。
2024年如何進一步促進民營經濟發展?12月17日至18日召開的全國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指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從制度和法律上把對國企民企平等對待的要求落下來,從政策和輿論上營造鼓勵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良好環境,從個案和整體上協調解決制約民營經濟發展的問題。
朱克力認為,全國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措施,是又一次政策利好。尤其是提出“從個案和整體上協調解決制約民營經濟發展的問題”,顯示出務實解決問題的決心與行動力,通過精準施策,幫助民營企業解決實際困難,確保民營經濟發展的持續性與穩定性。
“這些措施釋放出的信號非常明確,不僅有利于激發市場活力、促進經濟增長,還有利于改善民生福祉,將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與財富。”朱克力說。(記者 李金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