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火电竞app-中国知名电竞赛事平台

?
您好 ,歡迎您來到邯鄲之窗! 

杭州小伙貴州支教11年 他說孩子們的眼淚比什么都重

來源:錢江晚報編輯:保存2020-09-07 09:54:43
分享:

  放棄高薪工作放棄讀研,一頭扎進大山里當教書匠

  杭州小伙貴州支教11年

  他說孩子們的眼淚比什么都重

  記者 章然

  楊明,今年36歲,貴州大山里的一名教書匠。從一個20歲出頭的熱血青年到一位安穩成熟的中年男人,楊明從杭州蕭山戴村到大山里教書已經11年了。他放棄了11年前原本月入過萬的外貿工作,把自己的青春和夢想都灑在了貴州黔西。

  這兩天,楊明的故事登上了《人民日報》,得到了很多網友的點贊。

  事實上,錢江晚報記者多年前就已經認識了楊明并做過報道。9月6日,當記者再次聯系上楊明時,他說,現在的他內心很充實也很滿足。

  要走了

  孩子們拽住他的衣角希望他留下

  2009年,楊明第一次進貴州大山。那時他25歲。楊明支教的地方是貴州省黔西縣金碧鎮瓦廠小學。

  載著他的大巴車左右晃蕩,駛過很長的坑洼不平的泥巴山路才到了學校。雖然做好了心理準備,但到了目的地,楊明還是被震撼到了:校舍是一幢兩層水泥房,孩子們什么娛樂項目都沒,只能玩丟沙包、滾鐵環,學校敲鐘上課。

  楊明在西南大學育才學院(現重慶人文科技學院)讀對外漢語專業的時候,就經常參加支教活動:“來貴州支教,我辭去外貿工作,打定主意要在這里待一年。”

  沒有寬帶,沒有網絡的一年,楊明每天除了家訪、看書、備課,就是和孩子們玩在一起,給他們看筆記本電腦,給他們看手機,給他們看書,帶他們一起認識外面的世界。

  那一年,他帶的是小學6年級。“孩子們要走很多山路,才能到學校來上課。”這讓同樣從鄉村出來讀書的楊明很感慨。

  他開始徒步山區一戶戶家訪。一些住得很偏遠的家庭,看到晚上出現在家門口的楊明老師,眼里充滿了驚訝:“你是第一個來家訪的老師。”

  楊明從杭州出發時,穿的是一雙耐克的運動鞋,穿了好幾年都沒壞。但幾個月家訪走下來,鞋子很快脫膠了。他于是干脆換上了綠色的解放鞋。

  一年的支教時間到了,隊員們紛紛離開。楊明本來也要走,那些孩子們卻拽住了楊明的衣角。他們對楊明說:“舍不得你,想您一直教我們,初中、高中……我們好久沒有遇到這么合拍的老師了。”

  孩子的眼淚留住了楊明。他跟家里人說,他走不了了。楊明做了一個決定,去參加特崗教師計劃,繼續在大山里教書。

  轉去更艱苦的學校

  他成了山里孩子的“代理爸爸”

  至今未婚的楊明,沒有料到有一天,他會成為山里那么多孩子的“代理爸爸”。

  2010年,他去了條件更艱苦的一所學校——黔西縣觀音洞鎮景山小學。這所學校在山頂,距離縣城大約40公里。這一年,他的家訪也遇到了重重阻力。由于地理條件限制,山頂上經常出現信號中斷不穩定的情況。家訪的時候,路走到一半,手機沒信號了。楊明為此辦了兩張手機卡,輪換著插手機,找信號。

  此后這7年,是楊明和外界聯系相對比較少的7年。山頂的冬天又很冷,楊明一般一周走4公里山路,才能到鎮上買一些生活必需品。

  在學校的日子,楊明經常去觀察學生,無論是不是他教的。他發現有一對雙胞胎,無論春夏秋冬每天都穿雨靴上學,手里拿著一根棍子,褲腳濕漉漉的。楊明找負責雙胞胎的老師了解情況,他跟著老師一起去雙胞胎家里家訪。那條路很遠,下山走過一個山溝溝再爬山,走了近兩個小時才到雙胞胎家。這時,楊明才知道“雙胞胎”一直拿著棍子,是因為上學必經路上有一條很兇的狗,他們要拿著棍子保護自己。

  楊明很心疼,“孩子們的爸爸也無法接送,因為要花很長時間接送,這樣就不能出門打工掙錢了。”楊明開始擔負起雙胞胎的接送工作,還自掏腰包給孩子買學習用具。

  山里孩子讓人心疼的事情有很多。他開始慢慢做起了“代理爸爸”。他給高三學生開家長會、簽字;讓高中孩子買教科書把錢記在自己賬上;甚至還會借錢給孩子家長,讓他們買點種子種地。

  楊明收入并不高,交通費和這些愛心行為的支出,成了他日常最大的開銷。

  再次留下來

  孩子的眼淚比什么都重,他放棄了讀研

  他不是沒有離開的機會。2012年那年,楊明考上了研究生。六一節,他給孩子們送了禮物,還教他們唱了周華健的《朋友》,沒想到孩子們都哭了。有個孩子提議,給楊明老師唱首歌。

  聽著孩子們對他唱“一句話,一輩子,不要走,留下來。”楊明心里再度糾結,抉擇了一周,決定再次留下來。他說,孩子們的眼淚比什么都重。

  11年了,楊明為什么愿意一直待在貴州?這個問題,兩年前錢報記者就問過他。

  他當時這么告訴記者:“曾經有很多人問我為什么會留在貴州多年?我一開始無法解釋,只是覺得這是與生俱來的一種選擇,這種生活是我骨子里想要的。有人說我放棄了很多,實際上我收獲得也很多,精神上的快樂遠遠不是物質能比的,而這也是我內心的渴求。我經歷過最艱苦的日子,也經歷了這兩年的脫貧攻堅戰。我仿佛走過了一段歷史,讓我感到特別有意義有價值。”

  根據《人民日報》報道,這11年來,楊明從微薄的工資中擠出近8萬元,幫助貧困學生100多人次,牽線結對幫扶貧困戶20余戶,聯系公益組織、企業提供幫扶物資累計100多萬元,惠及觀音洞鎮15所學校。

  最大的欣慰

  有學生也打算和他一樣

  楊明從沒有因為離家千里而感到孤獨過。逢年過節,常常幾十個電話打過來,邀請楊明去家里做客。常常上午在這家人,下午去另外一家。

  冬天去家訪時,腳凍裂了,有個孩子的奶奶每年都會寄一雙親手織就的毛線鞋給他。還有臘肉、蔬菜、瓜果,總有一些家長把自己家好吃的拿給楊明嘗嘗。

  “他們早已經把我當成一家人了。”

  最讓楊明感到欣慰的是,越來越多的山里孩子們不僅走出了大山,還有返回家鄉貢獻力量的想法。今年畢業的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學生董登蘭曾是楊明在瓦廠小學的學生,當年她發奮讀書,走出大山。而現在她的目標是參加特崗教師考試,回到山村教更多的學生。

  還有一波正準備參加高考的高三學生,跟楊明說想去考師范專業去當一個像楊明一樣的老師。

  對于楊明支教這件事,家里人的想法既自豪又心疼。

  楊明有個大兩歲的姐姐叫楊飛玲。她很誠懇地告訴記者:“楊明支教四五年的時候,我勸他回來,但弟弟說這是他的人生理想,我就決定支持他,遵從內心,畢竟人生只有一次。”

  楊飛玲說,若是這些支教老師們,真的能幫助山里孩子走出去,就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是值得好好做的。“我就當好弟弟的后盾,替他照顧爸媽。”

相關文章

地址:河北省邯鄲市人民路新時代商務大廈10樓 客服熱線:0310-3181999
邯鄲之窗  www.bm-sj.com  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在線交流

冀公網安備 13040302001161號 冀ICP備12015509號-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