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內外,燕山太行,風景如畫家鄉的美景近在身邊
疫情過后讓久“宅”的我們走出家門
放飛心情、擁抱自然“愛家鄉,游河北,發現身邊的美”
大家好這里是“名牌導游帶您游河北”系列節目
一起探尋河北美景,講述河北故事
傳說,上古時期,女媧因為大地的冷清而感到孤寂,靈機一動,用泥土仿照自己制作了“人”,進而創造了人類社會。幾千年前,據說因為一場偶然的火災,將泥土燒成了陶瓷。人與陶瓷共同作為來自泥土的奇跡和杰作,帶來無限生機與趣味,陶瓷藝術品更以自身獨特的“泥”的精神、“玉”的品質而成為中華民族文明的見證。沒有人類,地球將會減少幾分蓬勃;沒有瓷器,人類或許也將減少幾許美感。
今天讓我們跟隨名牌導游楊曄
一起領略千年磁州窯黑白藝術之美
名牌導游 楊曄
磁州窯,這一專用名詞最早出現在宋代,當時專指磁州境內的民間瓷窯(今指邯鄲市磁縣、峰峰礦區、武安等地)。早在七千五百年前的新石器早期,勤勞智慧的先民們就已經能夠燒制陶器,這一地區曾多有發現仰韶文化時期的彩陶、龍山文化時期的黑陶及商周的灰陶和戰國印紋硬陶;并已出現了制陶作坊,標志著制陶的生產已初具規模。漢代磁州的釉陶臻于成熟,魏晉和南北朝時期已完成了釉陶向粗瓷青瓷的轉化,開始燒制白瓷。隋唐五代的化妝白瓷在工藝技術上更趨成熟,胎釉蔚為大觀。宋代磁州窯進入鼎盛,并躍然成為中國最大的民間窯系,與當時的官、哥、汝、定、鈞五大官窯并駕齊驅。
明代窯址
古磁州因有了漳河、滏河潺潺不斷,才滋養了窯土,養育了磁州窯,才得以讓那些白地黑花的美器,在時光的水面上流走,綿延至今。
清代窯址
千年以前,磁州窯人的祖先們在古洺河畔燒制出完整而美麗的陶盂、鳥頭形支架、雙耳小口瓶、三足缽等一系列泥制紅陶和夾沙褐陶時,只是想為自己打水、煮飯、盛放物品提供方便,自然沒有想到這將成為千年陶瓷歷史的源頭。這樣的簡單動機,單純地涵蓋了當時平民百姓從物質生活到意識形態中強烈的生命熱望和極大的創造力,造就了磁州窯的平民本色基調。
剔花梅瓶
磁州窯的窯火是溫柔的,它不張揚不霸道,委婉地把生命延續到了今天。每一款精雕細琢的瓷器上,都流動著匠師藝人的靈魂,這恰恰是磁州窯最柔軟的部分,即使在今天看去,仿佛依然可以聽到它們在松風中歌唱,在泥土旁呢喃,在水中笑逐,在火旁舞蹈。
就說那瓷枕吧,是古代中國小康之家的一種暑日納涼寢具,以后又作為鎮宅吉物,廣泛流行于民間社會,到明代,其廣闊的市場需求和競爭使許多窯廠都把制作瓷枕作為本窯廠工藝水平的標志,磁州窯就是其中影響最大的。
還有那宋代的剔花梅瓶,端莊得令人驚嘆,一副榮辱不驚的樣子,仿佛就是磁州窯的代表,榮華富貴能擱在一邊兒,不尚浮華,倒也能在歷史長河中歷久彌新。
磁州窯經典創意瓷器
終究是那無垠的白,給了磁州藝人們無窮的遐想,一寸小天地,幾多大乾坤。七彩的世界里,磁州窯的工匠偏偏選擇了黑,在無窮盡的白里,注入了歷史的厚重、世事的滄桑、精神的曠達,給了這些白地黑花的器物們旺盛的生命與活力。
凝視這些精美的器物,瓷器易碎的是器物,不易碎的卻是歷史,看似沉默的磁州窯,以無聲訴說著有語,其實就是凝視生命,以及由遠古而來的遲緩的腳步……
看似沉默的磁州窯, 有如白發蒼蒼的老人,在明滅閃爍的窯火前,講述著它悠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