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鄉區堅持規劃先行
因地制宜改造提升
鄉村面貌持續改善
今天,邯鄲日報頭版刊登
肥鄉區和美鄉村建設報道
介紹肥鄉區改善人居環境的做法和成效
入冬時節,天氣寒冷,可肥鄉區西呂營鎮孔倉堡村的衛生保潔工作卻干得熱火朝天。11月26日早上6點半,村保潔員葛新美準時上崗打掃街面衛生:“冬天落葉多,得勤掃著點兒才行。”
該村通過常態化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村容村貌發生了巨變。干凈整潔的街道,美麗愜意的環境,加之由廢棄坑塘改造而來的小廣場、小游園,讓人置身其中體驗到別樣的鄉村風情。
同孔倉堡村一樣,如今,越來越多的環境優美、產業興旺、鄉風文明的農村在肥鄉區涌現出來。這得益于近年來肥鄉區搶抓鄉村振興戰略機遇,統籌推進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以宜居宜業為目標,大力開展和美鄉村建設。
高標規劃 組團快發展
村莊樹林環繞,道路筆直寬闊,郊野公園依村而建……位于309國道旁的肥鄉區西杜堡村,曾是一個私搭亂建嚴重、環境臟亂差的小村莊。在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該村尊重群眾意愿,重點圍繞村莊綠化、街道硬化、改廁、污水管網等方面規劃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和美鄉村建什么、怎么建?肥鄉區堅持規劃先行,因地制宜改造村莊。
肥鄉區制定“一線兩區多團組”和美鄉村建設總體規劃,指導推動和美鄉村建設。依托全區9個鄉鎮資源稟賦,深入挖掘鄉村歷史文化、傳統民俗、產業基礎等特色優勢,推動265個村莊形成錯位發展、各具特色的良好格局。
規劃既定,落實推進成為當務之急
肥鄉區建立和美鄉村建設促動機制,實行清單化管理和周通報、月評比、季觀摩制度。定期召開和美鄉村建設交流會,廣泛征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黨員干部意見建議,通過村微信矩陣群引導廣大村民積極參與,群策群力推動共建。
去年6月,肥鄉區趙都水鎮項目試營業,憑借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優良宜人的生態環境、頗具特色的古趙文化勝景和豐富的產業業態,一時間成為邯鄲地區熱門景點,高峰期日均客流量超8000人次。
趙都水鎮建設帶來的鄉村旅游熱潮,帶動了相關農業產業發展,成為全區和美鄉村建設的一個典范。
肥鄉區通過節點先行、示范帶動,以打造趙都水鎮鄉村振興示范區為抓手,統籌推進示范區域鄉村改造提升。目前,全區累計建成省級美麗鄉村66個。
綜合施策 繪就新畫卷
肥鄉區田寨村“橋仙湖”公園在當地很有名氣,不僅是該村村民,就連外鄉、外縣的人都慕名前來游玩。這里湖水清澈,環境幽雅,漫步湖邊,著實是一種身心的享受。
然而,人們有所不知的是,美麗的“橋仙湖”過去只是村里的一個垃圾遍布、污水橫流的坑塘,名副其實的村莊污染源。
在全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中,坑塘治理被作為一個重點。田寨村也下大力氣清理整治坑塘,清除上千立方米的垃圾、污水,并對坑塘進行了防滲和植綠處理,最后從外部引水形成生態水景。
肥鄉區對265個村的1180個坑塘制定了“一塘一策”整治方案,有的改造成小游園,有的改造成林果地,有的拓寬引水成湖。昔日農村垃圾坑,現在變身風景線。
在日常管理上,肥鄉區創新舉措,為每個坑塘配發“身份證”,逐一編號、建立檔案,實行網格化管理,明確了各級監管責任人,有效避免坑塘污染反彈。
除了坑塘治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還涉及環境衛生、拆違治亂、村莊綠化等方面,肥鄉區針對各項工作均制定了科學的推進辦法。
聚焦農村環境衛生整治,肥鄉區建立常態化管理辦法,充分激發村級主體力量、鄉鎮管理力量、群眾監督力量、部門職能力量等,實現農村環境衛生長效化治理。
針對農村殘垣斷壁、老舊房屋、空閑宅基地治理提升,綜合用好權屬保障法、利益引導法、典型示范法、親情打動法、服務推動法,引導群眾主動拆違治亂、增綠補綠。目前利用空閑宅基地、荒廢地等,累計建設小菜園、小果園、小花園、小停車場3700余處。
在村莊綠化上,破解綠化資金、用地、管護難題,整合省、市、區綠化資金,充分利用廢棄宅基地、農村坑塘、環村路網等,實現“見縫插綠”。同時,建立政府、村集體、村民三方利益聯結機制,落實日常管護措施。目前,全區共創建國家級森林鄉村4個、省級森林鄉村21個,創建數量全省第一。
強基固本 聚力向未來
今年,肥鄉區天臺山鎮任堡村入選第十二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
任堡村立足生地、藥菊種植資源優勢,不斷把中藥材產業做大做強,通過引進新品種、新技術,全村每年種植生地、藥菊3000余畝,并建成集中藥材收購、加工、倉儲為一體的大型加工廠,具備完整的產業鏈條。
為了更好地發展中藥材產業,任堡村還成立了順天中藥材產業聯合體,形成了從種子選育、種植、服務到加工、儲藏、產業鏈經營模式,帶動了產業升級。任堡村從事中藥材產業的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周邊村農民48%。
產業興旺是和美鄉村建設的基礎。肥鄉區注重特色產業發展,立足各村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發展壯大了菊花、月季、番茄、食用菌、葡萄等優勢產業。
目前,成功培育省級以上示范性家庭農場34個,農民合作社29家,在全省率先建立農民合作社服務中心,著力構建“培育一批主體、振興一方產業、帶動一方經濟、致富一方百姓”的發展模式。
在積極推動鄉村產業發展的同時,肥鄉區認識到,鄉風文明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在農村的具體體現,是和美鄉村建設的有力保障。因此,肥鄉區把鄉風文明建設與基層治理、社會治理有機結合,相向而行、互相促進,探索出了一條符合基層實際、具有地域特色的和美鄉村建設現實路徑。
為了讓文明新風浸潤鄉村,肥鄉區大力推進移風易俗,把破除婚喪陋習、治理天價彩禮等內容融入村規民約,在全省率先倡導“零彩禮”新型婚俗。
此外,肥鄉區還通過加強鄉村思想文化陣地建設、開展先進典型評選表彰等,推動文明鄉風和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截至目前,成功創建全國文明村1個、省級文明村鎮3個、市級文明村鎮22個、區級文明村鎮192個,區級以上文明村鎮覆蓋率達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