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期在河北采訪發現,非法轉移傾倒工業廢酸等固體廢物、危險廢物案件,呈現向農村跨區域、規?;F伙化轉移的趨勢,猶如一個個“生態炸彈”偷襲著鄉村。
今年10月底,在河北省保定市雄縣環保局執法大隊楊東升的帶領下,記者找到了位于雄縣米家務鎮的一條灌渠。今年7月份,雄縣環保、公安部門在這里聯合查處了一起非法傾倒工業廢酸案件。記者看到,四百多米的河道兩側的雜草已全部枯黃死亡,河水呈濃郁的黃色,水面上布滿了黑色漂浮物,味道刺鼻。雄縣環保局執法大隊楊東升介紹,傾倒的廢酸液,在測PH值的時候基本上測不到數據,超出強酸范圍。對水體和土質危害比較大。
調查顯示,從2016年6月開始到案發之日,涉案人員每天將一車廢酸從河北廊坊霸州市運到這里傾倒,估計已有1500噸廢液排入河道。
楊東升透露:“從6月份開始,他口供里面說一天來一車。他說有時候30噸,有時候40噸。”
雄縣查處的這起案件并非個案。近年來非法傾倒、處置固廢危廢案件呈區域化、團伙化、規?;攸c。就雄縣的這起案件來看,這個犯罪團伙成員多達幾十人,收集廢液范圍涉及河北廊坊、保定等地。
楊東升指出,這是一個產業鏈,這個產業鏈很秘密,有聯系生產企業的,有聯系司機的,有聯系傾倒地點的。人不見人,只通過電話聯系,只知道綽號。這個車去了以后,廠子有人專門負責把廢液拉出來,把車交給他,這個司機再開車到這個地方,這個地方還有接洽的,可以倒廢液,這是一連串的產業鏈。
其實,非法轉移傾倒固廢、危廢行為是嚴重的刑事犯罪,近年來一直是環保、公安部門打擊的重點。河北省環保廳副廳長楊智明強調:“國家對危廢都有嚴格控制,五連單制度,你往哪兒運,包括你可以加工利用的,經過的省份,經過的市和縣都要知道,都要采取措施。跟公安部門聯合采取措施,嚴厲打擊,這就不是罰你錢的問題了,追究刑事責任。”
然而,近年來非法轉移傾倒工業廢酸、垃圾等危廢、固廢案件逐年增多也是不爭的事實。河北省公安廳通報的2015年十起典型案例中,涉及非法轉移、傾倒、處置危險廢物的有7起。而近年來查處的非法傾倒、處置危廢案件中,70%以上為跨區域傾倒、處置,涉及北京、天津、山東、河南、江蘇、廣東等省市,查處的邯鄲市一個團伙污染環境案就涉及6省10多個市。
那么,在嚴厲的打擊之下,異地非法傾倒固廢、危廢案件為何屢禁不止呢?答案不言而喻,利益驅使是主要原因。
據了解,正規處置固廢、危廢的費用每噸2000至4000元,而非法處置的費用每噸僅數百元。如雄縣查處的這起案件中,利用罐車傾倒廢酸的費用一噸才200元。河北某縣公安局環保大隊偵查人員證實:“廢水的治理費用也比較高,為了降低治理設施運轉費用,找地方非法傾倒。經他們口供說一噸給一二百塊錢。”
而污染產業和后續的循環處理產業沒有銜接也是造成異地非法傾倒固廢、危廢案件頻發的重要原因。如有媒體報道,在制藥過程中產生的廢物釜殘,2008年以后列入危廢物品管理,河北制藥企業聚集,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的廢物釜殘,但釜殘處理企業多數在內蒙古,這樣就導致企業危廢處理成本高。受此制約,很多企業開始在處置廢物上玩起了貓膩。
河北省環保廳副廳長楊智明指出:“有些江蘇的,包括有些北京的企業,說找了河北省有的企業能處理廢物綜合利用,但是那個企業根本就不具備這么多的能力,簽假合同,實際上有的在中間,有的就給你找個地方清倒了。”
農村地區地處偏僻,有很強的隱蔽性,因而成為危廢“下鄉”的溫床,坑井溝渠、河堤岸邊、房前屋后、山邊林地均成為重災區。傾倒案件常于夜間悄悄進行,當地村民難以察覺,也使得傾倒案件愈演愈烈。河北基層公安人員指明:“他就找偏僻地方,或者是很少人去的地方,半夜他偽裝得也挺隱蔽,他自己有個軟皮管,直接戳入水里了,它上邊還拿東西蓋上。車在路兩邊停著,油管下來了,兩邊都是草,他再蓋上點東西,不注意的話不認為他在傾倒廢液。”
對此,基層環保和公安部門認為,異地傾倒固廢、危廢案件頻發反映了跨區域轉移管理制度存在欠缺,應引起重視。建議建立環保、交通、安監、公安等部門聯合監管執法機制,明確分工和責任,從制度層面減少廢物轉移和傾倒環境違法行為發生。一是加大環保人員的投入,現在確實是人員的巡查有時候不足,有時候涉及到區域管轄比較大,人員比較少。加大對企業的巡查。還有交通部門都要加大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