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足百米的街巷里擠著二三十家小飯館,經營多年,但從來沒辦過營業執照。昨天,朝陽區清理了三條“無證飯館”餐飲街。
上午9:00,記者來到大郊亭北街古建路。這條東西走向的背街小路上,30家小飯館一字排開。門臉外面散落著油膩的桌椅,污水流進路旁的雨水箅子。執法人員正手持鐵鉤,逐一拆除飯館門口的招牌。
“真沒想到,它們居然連營業執照也沒有!”看到這一溜兒小飯館被取締,打這兒路過的一位大爺顯得非常驚訝。他告訴記者,小餐館在此安營扎寨少說也有六七個年頭,經營者也換了好幾撥。8元一籠包子,2元一碗粥,十來塊錢就能吃到蓋飯,由于方便廉價,附近的居民和打工者都經常來。
食客大快朵頤之時,并不知道紅火的門面背后,是衛生狀況糟糕的后廚。記者跟隨執法人員走進一家“驢肉火燒”,發現廚房大約只有6平方米,揉面洗菜、燉煮驢肉、清洗碗碟都要在這個逼仄的小屋里完成。三個大鐵架靠墻擺放,堆放著面粉、綠豆、小米、辣椒面等食材,袋子油膩不堪,旁邊的水池里,還浸泡著十來只沒來得及刷的碗。眼下正值盛夏秋初,這樣的衛生條件極容易引發食品安全問題。
和“驢肉火燒”一樣,古建路上的館子大多都狹小臟亂。本月初,朝陽區勁松街道啟動了無證無照餐飲聚集區整治工作。根據食藥監和工商部門的排查,古建路上的30個小飯館中,只有一家證照齊全,其余全部是不具備經營條件的無證照餐館。而在整個勁松地區,大郊亭北街古建路、廣渠路百環家園路段、農光里武圣路是無證無照餐飲最為密集的三條街,總共有60多家黑餐館扎堆。
按照相關規定,為了保證食品安全衛生,餐館開張之前,需要辦好幾個證:衛生部門審批后頒發衛生許可證、健康證,工商局頒發營業執照,還要到稅務局進行稅務登記,到消防局辦理消防批文等,這些證件缺一不可。但一家“川味菜”的老板向先生卻滿不在乎:“什么證不證的?老百姓做生意,哪有這么多講究!”記者了解到,三年前他從房東手中租下這間門臉房,在舊貨市場置辦了幾套桌椅,支起爐子就開了張,經營許可證、健康證一概沒有。
勁松街道辦副主任凌云介紹說,近年來,相關部門也曾多次告知清勸、查處無證照餐飲單位,但餐館老板總是與執法人員“打游擊”,“他們最常說的話就是‘我們明天就搬’,能拖一天是一天。”查處行動結束之后,老板們瞅著風平浪靜了,就重新購買桌椅和煤爐,花不了多少錢就能重新開張。
為了防止“黑餐館”卷土重來,朝陽區將聯合工商、食藥監、安監、城管等部門組成巡查隊,對這三條餐飲街開展重點巡查。此外,勁松街道辦已對其他零散無證照餐飲單位建立臺賬,下月底之前逐步清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