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之前,唐繼發沒想到,有一天他會從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部門來到馬家莊村的微觀舞臺,成為一名扶貧的“駐村第一書記”。
馬家莊村位于靈壽縣城北4公里處,有一定規模的葡萄種植業和養殖業。全村358戶、1289人,人均收入只有2700多元,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62戶,貧困人口539人,屬于河北省扶貧工作重點村。
“駐村第一書記”唐繼發來到這里以后,帶領村民抓黨建、興產業、搞治理、辦實事,成為馬家村建章立制、扶貧致富帶頭人。
給錢給物不如建個好支部
上任伊始,唐繼發向村“兩委”提出盡快組織召開村民大會。“那天來了十幾個村民代表,大家發發牢騷就散了,我連向村民說句話的機會都沒有。”通過走訪村民,唐繼發了解到,村里大部分人白天在外打工,還有不少人認為開會是“走形式”,村里積累的一些矛盾也成為阻力。
唐繼發感受到了壓力,“如果不能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扶貧工作會舉步維艱”。今年3月初,他向靈壽縣委、縣政府匯報了有關情況,隨后帶領村“兩委”成員與黨員談心溝通,經過幾番努力,黨員積極性提高了。
4月,馬家莊村支委會決定舉行2016年第一次支部大會。唐繼發帶領支委會做了充分準備工作,他強調:“要明確會議目標,讓黨員們知道要在會上討論哪些與百姓相關的事。”支部大會上,發牢騷的人少了,積極主動議事的黨員多了,共識在交流互動中逐步達成。
“給錢給物不如建個好支部”。唐繼發說,黨支部是服務村民、聯接黨群的紐帶,黨員干部的作風關系著村民人心向背。看著村里的黨建有了新面貌,南寨鄉黨委書記楊云山感慨地說:“只有把扶貧開發同基層組織建設有機結合起來,抓好以村黨組織為核心的村級組織建設,才能真正凝聚民心、發揮民智、動員民力,帶領群眾脫貧致富。”
藝術扶貧辟蹊徑
馬家莊村有一條長約兩公里的鄉村道路,是通往4A旅游景區五岳寨國家森林公園的必經之路,道路兩旁是葡萄種植園。唐繼發看中了這里靠近都市的地理優勢,打算利用從省里爭取的鄉村旅游富民工程項目資金,把這條路打造成景觀大道,豐富村里的生態農業觀光旅游項目。
“葡萄如果拿去市面上賣,也就一斤兩三元,如果能發展成以采摘為主的觀光農業,可以賣到每斤10元。加上輻射帶動的住宿、消費等相關服務業,收入就更多了。”有村民興奮地說。
為了打造好景觀大道,唐繼發邀請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學生對村里進行規劃設計,開展藝術扶貧。為此,靈壽縣縣委縣政府將馬家莊村列為美麗鄉村建設重點村。“如果合作順利,馬家莊村很可能明年會獲得一大筆建設資金”。聽到這一消息,村民們很高興,他們期待今后村容村貌有大變化,會有更多的游客來到馬家莊村。
陽光村務提升信任度
唐繼發走訪了解到,由于村務公開沒做好,村民對村干部有不少誤會,這反過來又讓村干部感到“委屈”。
唐繼發從完善村民自治機制入手,積極落實“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的議事和決策制度。“以往村干部開會,會議記錄只記下開會日期和議題,唐書記來了后,要求每次開會誰參加、有哪些議題,每個議題誰說了什么、最后結果是什么,要全部記錄下來。”村民馬偉成說,村干部還要在會上通報自己負責的事情,以加強溝通和相互監督。
“做好會議記錄還不夠,大力推進村務公開、主動接受村民監督才是根本。”唐繼發說。
今年3月,馬家莊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初步名單確定后,離上報截止日期只剩幾天,部分村干部對公示的名單有疑問。“確定貧困戶事關村民切身利益,一定要做細致。”唐繼發說。村“兩委”和縣駐村工作組對名單逐一核實,經統一意見后才上報,做實做細的工作讓村民口服心服。
為了暢通村民與村“兩委”的溝通渠道,唐繼發在全村開通了實名制村民微信群,將村務信息在微信上公示。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使村民對村“兩委”的信任度提高了,村里的謠言沒了傳播渠道。
“雖然唐書記總有一天要離開村里,但他給我們留下了一套科學、規范、高效的工作方法。這是我們村未來發展、長治久安的法寶。”馬偉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