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
汽車占位多成最大危險因素
八成多被調查者建議人車分流
連日來,記者在石家莊市廣安小區談中園、棉四生活區、華北制藥集團一生活區、一印宿舍、中天世都小區、榮景園等10個小區,發放了50份以《小區交通潛在危險因素及建議》為題的調查問卷,并進行了隨機走訪調查。被調查者中有車主,也有不會開車的老人。
面對“小區交通的潛在危險因素有哪些?”47位居民都首先反映“汽車占位多,空間狹小,易剮蹭”,比例占到94%;排在第二位的是“缺乏減速帶、廣角鏡、減速標志等設施”,占到64%;第三位的是“個別汽車車速快”,占32%;第四位的是“車庫出口等前期設計不科學”,占28%;“行人為抄近路走地下車庫”占4%。結合生活經驗,居民給出的建議是,首先“前期設計考慮到后期交通安全,人車分流”,提出這一建議的占到采訪人數的84%;第二,“車主提高安全意識,行車自律”,占82%;排在第三的是“增加減速帶、廣角鏡等設施”,占78%;建議“完善小區內行車相關法律法規”的占34%。
小區內安全設施普遍不足
在廣安小區談中園記者看到,距門口升降桿10多米的地方設有一道減速帶。該小區9號樓南側,地上也有一道減速帶。轉遍整個小區,記者并未發現減速提示,拐彎處也未見廣角鏡設施。記者接下來走訪的棉四生活區、華北制藥集團一生活區、一印宿舍等小區,更是難尋減速設施及標語提醒。
在建設大街與裕華路交叉口西北角的中天世都小區,記者看到小區內幾處拐彎路線基本成直角,視線效果不好。尤其是小區大門后左側有個地下車庫的出入口,出入口緊鄰一條道路,這樣就形成一個丁字路口有四個方向的車流,“車庫設計本身很不合理。通過的時候感覺挺危險的。”不少車主這樣反映。記者注意到,門口升降桿兩側設置了減速帶,大門口的拐彎處安裝有一面廣角鏡。說起小區里的交通,物業公司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業主在小區內行車一般會注意控制速度,之前有車輛撞到過流浪狗、流浪貓。”
老人孩子沒有休閑游戲的地方
在棉四生活小區60號樓西側,記者看到一位男性車主將一輛夏利汽車開上便道,便道上的破舊桌子側面寫著“消防通道禁止停放各種車輛”的字樣。今年80多歲的楊女士告訴記者,這幾年小區里的汽車明顯多起來,除了本小區的車,還有不少外面的車停進來,“老年人沒地方乘涼,只能坐在車輛的縫隙間拉拉家常。”在道路拐彎處,兩輛分別從西面和南面駛來的汽車相遇,但由于道路狹窄,只能一輛車通行,西面來車向后倒去,兩輛車才錯開。由于此處拐彎較急,導致視野有限,“經??床坏狡渌较騺碥?。”一位路過的居民告訴記者,“有時路過這路口,冷不丁其它方向來個車,心里挺緊張。”
73歲的丁女士出現在記者面前的時候,推個小推車。這個工具對于腿腳不好的她來說,既是“拐棍”,又是坐下休息的椅子。說起小區里的交通狀況,丁女士指著旁邊經過的兩輛汽車說,“這個速度還算慢的,有時候個別車從身旁開過,‘嗡’的一聲響。在小區里怎么能開那么快呢?”旁邊一位上了年紀的女士接著說,“要么被停車占了空間,要么是車道,老人孩子沒有休閑游戲的地方。家長都不敢讓孩子在樓下玩兒。”
不顧危險抄近路走地下車庫
在位于和平路與平安大街交叉口東北角的榮景園小區門口,記者偶遇從地下車庫步行出來的業主林女士,“走地下車庫,比走地上路線近,還涼快。”進入夏天,為了納涼,一些業主還在地下停車處遛狗,“還有幾個人經常在負二層跳舞。”林女士還告訴記者,小區地下直通附近一家菜市場,平時居民都是走地下來往于家和菜市場之間。在榮景園地下車庫,記者看到,場地基本被畫線的車位和車道占據。據記者觀察,居民從家經地下車庫到門口,不可避免要經過汽車道。這樣也帶來了安全隱患。說到安全問題,林女士有些不好意思,“前幾年,就聽報道說有人從地下車庫穿行發生危險?,F在經過的時候心里也很忐忑,有時就是抱著僥幸心理。出入大門口還得刷門禁卡。地下車庫刷卡只針對車輛,對行人起不到約束作用。”
小區路段未被納入交警管理范圍
石家莊市交管局一位姓張的警官告訴記者,按照現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雖在單位管轄范圍但允許社會機動車通行的地方,包括廣場、公共停車場等用于公眾通行的場所。而居民住宅小區是封閉的,其中的道路不具有公共通行性,不屬于《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規定的“道路”。因此,小區內不屬于交管部門管轄和職責范圍。交警無權要求小區內安裝廣角鏡、減速帶、限速標識,也不能規定車主在一定時速以下行駛。
不過,張警官表示,一旦小區內發生交通事故,交警會等同公共場所交通事故進行處理。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明示,“交通事故”是指車輛在道路上因過錯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傷亡或者財產損失的事件。
物業只能勸導不具備執法權
記者在走訪時發現,各小區內安全問題多由物業公司管理。對待各種不合理的交通行為,物業工作人員只能勸阻,但是由于不具備法律效力,往往很難實施。對于限速、停車等問題,很多物業工作人員表示“管理起來很有難度”。
“百合·綠城”物業馬經理告訴記者,他所管轄的百合園和綠城·梧桐花園兩個小區都有配套地下車庫,能夠做到“人車分流”,小區院內只允許警車、消防車、救護車等特種車輛進入,如遇老年人、孕婦等需要車輛的特殊情況也會放行,但是要求辦完事盡快離開,且不要擋住消防通道。
國瑞園的魯經理介紹,為增加小區的安全指數,物業在原有減速帶的基礎上,增加隔離帶、路墩等設施,盡量讓車輛和行人保持距離。
建議
小區前期設計應考慮交通安全
通過走訪記者發現,小區里目前存在的交通安全問題在房屋建設早期已埋下隱患。中天世都的岳女士對小區規劃表達了看法,“從車庫出來就有一個盲區,一不小心就可能撞到對面的行人。小區里面健身場所挨著地上車位,孩子們跑來跑去不安全”。還有網友表示,小區就應該實施人車分流,汽車直接入地下車庫,保證居民的安全,不然小區就是個停車場。家住省會某小區的步女士就向記者抱怨,“我們小區有地下車庫,但車庫出入口在小區院內,這樣就有長長一段人車混行的距離。好多新建小區的車庫入口都在大門口,要想解決小區內的交通安全問題,人車分流是第一步。”
對于不具備人車分流條件的小區,一些居民也分享了自己的經驗,希望其它小區能夠借鑒。家住恒大·御景半島的劉先生告訴記者,自己所在小區允許汽車進入,但是由于物業在路面上加裝了隔離欄桿,分流機動車和行人,使得雙方各行其道。即使欄桿高度有限,也起到了預期的效果,降低機動車對行人的潛在危險。
完善小區內行車相關法律法規
河北明杰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惠民說,規范小區內的行車安全,一方面靠車主自律,一方面需物業公司加強監管。從接手案件來看,隨著小區內汽車保有量的增加,小區內的交通糾紛比前些年有增長趨勢。不少車主在公共道路上行車小心謹慎,唯恐違反交通規則受到處罰,進入小區卻放松下來。這種差異的出現與有無法律約束關系密切。如果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會一定程度上抑制這些事故的發生。只是,與公共場所相比,小區內交通事故數量少、影響小,一旦后期監管起來,人力財力投入成本高,“這也許是小區內交通相關政策遲遲沒有出臺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