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星云大師捐贈北京佛首造像回顧啟程典禮在臺灣佛光山隆重舉行。有近三千位的兩岸人士聚集在主殿前,恭送金身合璧后的佛像,并且共同見證了兩岸合力促成的珍貴文物的又一段佳話。這尊原屬河北靈壽縣幽居寺的北齊時期釋迦牟尼像,于上世紀90年代被盜流失海外,2014年一位信徒把一尊北齊的釋迦牟尼佛佛首捐獻給佛光山寺,流落多年的佛首輾轉回到星云大師手中。
河北博物館將永久收藏
釋迦牟尼佛像是北齊天保7年,也就是公元556年,由宮廷工匠選用上好的漢白玉材料精心打造而成的。它也代表了北齊當時佛教造像雕刻藝術的最高水平。然而在1996年,供奉于河北靈壽縣幽居寺的這尊佛像,慘遭不法分子毒手。佛首被盜,流失海外。直到2004年,也就是將近10年后,臺灣的星云大師接受了一位信眾捐贈的漢白玉佛首,后來經了解,這個可能就是河北幽居寺丟失的佛首,經過國家文物局組織的權威專家前后的比對和鑒定。最終確認,這尊佛像正是幽居寺被盜的佛首。星云大師表示,佛教文物是人類重要的文化遺產,應該屬于全人類共有,應該讓佛首回歸原處。
就在去年的5月份,河北的佛身被運往臺灣的佛光山,并且在那里舉行了盛大的捐贈儀式,實現了佛身和佛首的合璧。佛首被固定在一個展覽架上,擺放在佛身之上,天白色的佛身和泛黃的佛首形成鮮明的對比。而身首合一后的佛像在臺灣供民眾瞻仰了九個多月后,即將于近日起程回歸故里。佛首和佛身一同回歸之后,將由中國文物交流中心來接收,于3月1號也就是幾天后在北京的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回歸儀式,短期的展示之后將由河北博物館永久收藏。
重訪靈壽幽居寺
“河北博物院展出的這么多石造像中,這尊北齊漢白玉釋迦牟尼佛意義不一樣。就因為它的造像者不是一般人。”昨天,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劉建華如是說。
初建于東魏、北齊時期的幽居寺位于靈壽縣縣城西北55公里沙子洞村北側。歷史上北齊諸帝多信奉佛教。公元556年,時任定州刺史、六州大都督的趙郡王高叡游歷太行,當他來到靈壽縣朱山腳下時,馬上被這里的美景所吸引,“一見而不歸”、“暫游而忘返”,下令擴修此地的寺院。高叡是北齊神武帝高歡之弟高琛的兒子,是北齊皇裔宗親、三朝元老,他的一生見證了北齊從弱到強,又從強走向衰亡的過程。高叡為官清正,但他少時父母俱亡,36歲時因交惡太后被誅殺。而他擴建幽居寺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放置其為亡伯、兄、父、母、妻及自身功德而虔誠敬造的釋迦牟尼佛等三尊石佛像,這三尊石佛當時就被安放在幽居寺塔內,位于塔內正面(北面)中央的就是此次將赴臺灣的釋迦牟尼佛。
劉建華透露,這座釋迦牟尼佛的藝術價值很大,“采用了中國最好的石頭——河北曲陽的漢白玉,石質緊密。出自當時朝廷里最好的雕塑家,佛像衣紋刻畫得非常細,代表了皇家風格。佛首肉髻變低變平,面相變圓,是北齊最標準的做法。”曾于上世紀90年代實地領略過這座佛像風采的劉建華記得,這座石佛頭雕低平磨光肉髻,面相豐滿,雙目微啟,神態安詳。身著偏袒右肩袈裟,手腕戴鐲,無論是姿勢還是神態都反映了北齊時期的審美觀。“佛像身體健壯、豐滿的雕刻手法,受南朝流行的張僧繇畫風的影響,張僧繇人稱‘張得其肉’,在中國古代畫壇獨樹一幟,追求人的身體健壯、肌肉美。佛像薄衣貼體,好像從水里出來,則是曹仲達‘曹衣出水’的畫風。”這座佛像還很有河北特色,“他肩膀上衣服的紋飾,很多人稱之為Y字形,云岡石窟幾尊最大的佛像都有這種紋,是河北傳統藝術造像風格,這種工藝到北齊還在傳承。”
有意思的是佛像底座上還有題記,劉建華強調:“最重要的就是這個題記,既有確切紀年,又有造像者以及為之造像人的姓名、官職,還有所造佛像的佛名。這在北朝基本是沒有的,皇家成員在佛像上寫下自己的名字、造的佛像名稱等很少見,這是一個孤例。”
人們在河北博物院展廳內看到的這尊佛像主體是米白色,但劉建華透露,事實上這座石佛還有彩繪,“佛頭的眉毛眼睛都有彩繪,嘴唇還有紅色彩繪,非常漂亮。袈裟上有紅色和黑色,但目前已經掉了。”當年劉建華被佛首的美深深打動,還畫了張佛首的線圖。去年臺灣方面將佛首的四面圖像寄給她后,劉建華一眼認出,這尊佛首正是來自靈壽幽居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