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五十年代的幾尺花布,到改革開放后的“三轉一響”(自行車、手表、縫紉機和收音機),再到如今一些地區百元大鈔“稱斤論兩”,時代變遷中,中國人的婚嫁彩禮不斷趨高。彩禮多少,也從以往的量力而行變成隨行就市的硬門檻。
如今,在國家扶貧攻堅的大背景下,一些貧困農村的“彩禮之痛”,值得深思。
資料圖/齊魯晚報
村干部上書縣委書記盼剎“天價彩禮”
“城南城西產糧區,萬紫千紅一片綠”,這是一段小品的臺詞。今年春節,在安徽省碭山縣,一段15分鐘的小品視頻在市民的“朋友圈”中火了起來。
小品名為《彩禮》,反映的是農村地區婚嫁定親時的“天價彩禮”現象。“萬紫千紅一片綠”說的是彩禮禮金需要萬張5元鈔票,千張100元鈔票,50元的鈔票再撒滿一片。
按照這不成文的風俗,除去結婚蓋房、買車、辦酒席等等花銷,男方娶妻前,要交付女方的現金至少也得15萬多元。
碭山位于安徽省最北端,屬宿州市管轄,這里是安徽、河南、山東、江蘇四省交接之處,是中國著名的酥梨產區。近年來,碭山經濟發展迅速,但在安徽省內,這個縣的經濟水平依舊相對落后,是國家級貧困縣。即使在這樣一個并不富裕的地區,近年來,農村的“天價彩禮”現象成了一些農民脫貧致富的新負擔。
今年碭山縣兩會期間,一名退休村干部給縣委書記發了一條短信,痛陳“天價彩禮”讓農民不堪負重。
這則短信中提到,“結婚本是喜事,卻鬧出許多悲劇,彩禮從三年前的兩萬元到現在的十五萬元,再加上樓房三十萬,小車十萬,還有小彩禮五萬,三金兩萬,結婚照一萬,喜宴兩萬……加起來不低于六十萬,這讓一雙既要養父母,又要養兒女的家庭承擔責任者怎么負擔,還有要供養子女上學的的確無法負擔,外地還有鬧出了人命的……”
這位村干部希望政府大力宣傳移風易俗,杜絕“天價彩禮”,干預這種不良的社會風氣,減少農民負擔。
此事經媒體報道后,這一地區動輒十幾萬、甚至二三十萬的“天價彩禮”現象受到輿論關注。為了破除愈演愈烈的彩禮風,在縣領導的要求下,該縣組織人員創造編排了上述小品,宣傳倡導民眾摒棄陳規陋習,拒絕“天價彩禮”。
每逢春節,大量從碭山輸出的務工青年集中返鄉,在農村地區,青年保媒拉線、相親定親,也迎來高峰期。因為這個短信和這段小品,彩禮也再度成為這個小城的熱門話題。
在網絡上搜索即可發現,“天價彩禮”并非某一地的個別現象。近年來,在中國廣大農村,花樣翻新的“鄉約民俗”加上“隨大流”式的攀比風,彩禮禮金一路狂飆。在貧困地區,一些已經脫貧致富的農戶,甚至因為兒子的一樁婚事一夜返貧。
資料圖/西安晚報
彩禮漫天要價:老農借高利貸為兒子娶妻
今年春節期間,記者輾轉采訪到了上述小品創作的人物原型,居住在碭山縣東南部程莊鎮的郭慶豐。
去年10月,郭慶豐的大兒子郭兵結婚,經過媒人的多次溝通,男方拿的彩禮錢從28萬降到了22萬。因為錢要的急,郭慶豐東拼西湊后還是以1.8%的月利息偷偷借了10萬元高利貸。
郭慶豐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在他結婚后的頭十來年,一家五口人的生計全靠四畝薄田,生活貧困。多年前,大膽包地種大棚西瓜的郭慶豐成了村里脫貧致富的典型。如今,已有八九畝瓜地的郭慶豐,在村里也算是中等家庭,好年景的時候,一年僅靠種瓜也能收入五六萬元。
“種瓜這些年也沒剩下錢,大兒子15歲那年我就開始攢結婚蓋樓的錢。”郭慶豐說,如今在農村結婚,男方家里得先蓋起兩層小樓,不然,都找不到媒人。
去年春節,郭慶豐家的新樓房開始入住,5月的時候, 24歲的大兒子郭兵就在媒人介紹下有了對象,兩人都在上海打工,相識兩個月,雙方家人就開始操辦婚事。
“7月雙方父母見面定親,當時就拿了6萬塊,后來女方還提出28萬的大禮,實在拿不出這么多。”
郭慶豐說,在當地,男方的婚嫁彩禮分“小禮”和“大禮”,“小禮”在定親時拿出,一般在4到6萬不等,“大禮”在結婚時拿出,一般在15到25萬,“大禮”的標準由雙方家庭協商,定價考慮的因素包括雙方家庭條件、男女青年的長相和年齡等。
因為郭兵長相中上,在上海打工的收入也不錯,在媒人兩個多月里的兩頭“勸說”下,女方要求的“大禮”降到了22萬。與女友相識4個多月后,郭兵完成了婚事。
“上下8間的兩層樓花了20萬,大小禮加起來28萬,還沒辦婚禮,這就出去了50萬。”郭慶豐說,在如今的農村,閨女多了是財,兒子多了是災。
說起自己十幾萬的欠債,郭慶豐說,“欠債總能有還上的時候,因為拿不起彩禮,兒子結婚導致老人被逼自殺的事都聽說過。”
3年前,郭慶豐查出左腿股骨頭壞死,醫生建議手術置換,但因較高的手術費用,他堅持保守治療。如今,走路都一瘸一拐的他更愿意住在自己的老瓦房,因為兒子和兒媳結婚之后就一起外出打工,郭慶豐家的新樓房平時一直閑置。
資料圖/中新網泱波 攝
農村青年婚戀成本趨高:打工青年融不進城,回不去鄉
現在在農村娶個媳婦要花多少錢?以碭山例,記者帶大家算一算一名農村男青年的結婚成本。
按照當地的“規矩”,除了上述15至25萬不等的現金彩禮,雙方父母見面定親之前,男方第一次去女方家需拿上萬元見面禮,寓意“萬里挑一”。
除了現金,男方需在婚前置辦“一動不動”。“一動”是指汽車,價位至少要在10萬元左右;“不動”是指房子,在農村要建兩層樓房,若條件允許,需在縣城買房。
記者走訪碭山縣城的多個售樓中心發現,春節期間前來看房咨詢的顧客多是來自農村地區。
在碭山城郊的一處售樓中心,據銷售人員介紹,近幾年,新樓盤銷售的主要目標人群就是農村群眾,農民購房多數是置辦婚房。“現在的年輕人即使雙方都在外面打工,父母在農村有地,也都時興到城里買婚房。”一位售樓人員介紹。
按照當地的房價水平,在城里置辦一套兩居室的房子最少也需要25萬。一位在售樓中心看房的農民向記者感慨,“如今在外打工的年輕人結婚面臨‘兩頭難’,城市的房價高,留不下,回家后,農村的媳婦也娶不起。”
有了彩禮、房子和汽車,依照當地風俗,男方到女方家提親,除了拿現金彩禮還需要“十個十”,這叫“過禮”。“十個十”是10樣禮品,每樣10件(斤),具體可包括10條煙、10箱酒、10條魚、10斤肉、10斤糖……購齊這些至少要花兩萬元。
除了這些老“規矩”,記者采訪發現,也有一些地方開始在“過禮”中點名讓男方加上一部最新版的iphone手機。
婚禮當天,新娘的“三金”(戒指、項鏈、耳環)自然免不了,這些首飾至少也需要兩萬元。此外,在農村,婚禮當天需要在自己的院子里擺酒席,至少也要花兩萬元。
縱觀上述“規矩”,以20萬元的彩禮禮金、25萬元的房子以及10萬元的汽車計算,在當地,一名農村男青年的娶妻成本已經超過60萬。今年年初,碭山縣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去年,碭山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9380元。
提及當前中國年輕人的婚戀成本,輿論聚焦的多是城市青年面對高房價的不堪重負,不過,相對城里年輕人的“望樓興嘆”,農村青年的婚戀壓力似乎一點也不輕。對于那些進城務工的新生代農民工,談婚論嫁的時候,需要他們面對的是融不進城、又回不去鄉的“兩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