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消費總量繼續實現負增長
規劃劃定了京津冀地區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和資源消耗上限,將逐步增加生態空間和改善環境質量作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剛性約束條件。
其中,到2017年,京津冀地區PM2.5年均濃度應控制在73微克/立方米左右;到2020年,京津冀地區PM2.5年均濃度控制在64微克/立方米左右。
在水環境質量方面,到2020年,京津冀地區地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全部達到或優于III類,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達標率達到73%。
此外,2015年至2020年,京津冀地區能源消費總量增長速度顯著低于全國平均增速,其中煤炭消費總量繼續實現負增長。到2020年,京津冀地區用水總量控制在296億立方米,地下水超采退減率達到75%以上。
2017年京津冀全部淘汰黃標車
在污染源綜合防治上,2016年底前,全部取締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小型造紙、制革、印染、染料、煉硫、煉砷、煉油、電鍍、農藥等嚴重污染水環境的生產項目。2017年底前,京津塘電網風電等可再生能源電力占電力消費總量比重提高到15%;北京市煤炭占能源消費比重下降到10%以下。
防治機動車污染方面,2015年底前,京津冀全范圍供應符合國家第五階段標準的車用汽、柴油。到2017年,全部淘汰京津冀地區的黃標車。
■ 背景
京津冀空氣污染全國最重
規劃指出,京津冀地區是全國水資源最短缺,大氣污染、水污染最嚴重,資源環境與發展矛盾最為尖銳的地區。其中,京津冀地區是我國空氣污染最重的區域,PM2.5污染已成為當地人民群眾的“心肺之患”,是京津冀地區首要污染物。
同時,京津冀地區人均水資源量是全國平均水平的九分之一,屬嚴重缺水地區,河北省長期超采地下水,導致的地面沉降范圍不斷擴大。
此外,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費比例高。2014年,京津冀地區能源消費總量占全國的11.3%,煤炭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71.6%,高于全國平均水平5個百分點,其中河北省高達88.6%。
據新華社電
■ 專家觀點
“目標實現難度大河北需迎頭趕上”
昨日,環保部城市環境管理專家彭應登認為,規劃提出2017年和2020年兩個階段性的PM2.5年均濃度目標,實現起來很有難度,尤其是對河北形成了巨大的壓力,倒逼河北迎頭趕上。
他認為,目前京津的環境治理進展相比河北走在前面,將來改善進度也會快一些,河北則有些“拖后腿”。據了解,京津冀三地公布的環境質量公報數據顯示,2013年三地PM2.5年均濃度分別為89.5、96、108(微克/立方米);2014年三地數據分別是85.9、83、95(微克/立方米), 年均下降幅度分別為4%、13.5%、12%。
彭應登說,到2017年河北要實現73微克/立方米的年均濃度很難。因為河北在短時間內很難實現產業和經濟轉型,目前經濟形勢下行趨勢也對河北經濟轉型帶來困難。因此,北京和天津到2017年和2020年的年均濃度要比區域平均值更低,才有希望讓整個區域的平均值達標。對北京和天津而言,在治理大氣連續“下猛藥”后,減排空間和潛力日益減小,難度也越來越大。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常紀文認為,大氣污染有長期性和艱巨性的特點。PM2.5下降40%,關鍵在河北,因為工業大頭在河北,需要進行能源大改革。
未來如果達標,百姓會有何感官感受?彭應登表示,如果實現64微克/立方米的目標,感受會更明顯一些,尤其在冬季采暖季,重污染天在區域層面的污染嚴重程度會有所減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