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微信群咋成答案群
“偶然間發現的,就用手機截屏了,為了不影響學生的學習,在此把名字都遮蓋了。作為家長,我想知道,這些作業的答案都是從哪里來的,學生還是老師處?這些答案是正確的嗎?”初一學生家長郭先生說:“答案,作為參考可以,但如果孩子們只是一味地對著抄,這不是害了他們嗎?”
從這位家長發布的信息截圖來看,學生們在微信群里面相互溝通各門功課的答案。每一份答案后面還帶有各種調侃:“隨手傳播正能量”、“我叫紅領巾”。
還有同學在微信群里面詢問:“有誰把數學的答案放上來?”隨即就有人回應:“先把英語的答案放上來,數學的答案今晚奉上。”
學生:作業太多做不完
“我們周末作業太多了,2天時間5張試卷,放假誰拿出這么長時間做作業啊!”初中生小李說,平時在學校學習很辛苦,周末就應好好放松一下,這樣開學才會有動力學習。至于假期作業,則趁最后一天假期隨便做一下,考慮到老師對假期作業要求稍低,選擇題則瞎編來應付。
此外,小李稱,平時作業沒有什么新意,無非是寫日記、練字、做題。好多習題以前均做過,對提高學習成績沒有實際幫助,做題技巧都已經掌握了,做這些純屬浪費時間,“還有個別題目自己不會做,看看別人的解題思路,自己也就會了”。
老師:學生自身有惰性
“我們平時在看作業時也會發現幾份作業雷同。”某中學白老師說,主要集中于成績中等的學生,優等生學習自覺,對自己要求嚴格,作業都是獨立完成。而個別成績差的則是亂編或者干脆不交,抄都不抄。
白老師認為,不論出于何種原因,抄作業的行為都是不對的,必須杜絕。“讓學生做家庭作業,目的是為了讓他們鞏固白天在學校所學的知識,如果同學之間相互幫忙抄作業,那就失去了原本布置作業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