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三晚上9點多,周女士的手機收到了一位老同學發來的一張寫有“照片”字樣的鏈接信息。“這位同學和我關系非常好,當時我想都沒想就打開了,看了一下就是促銷的廣告,我就睡覺了。”周女士說,星期天下午,她正在書店陪兒子買書,手機就接到了銀行的短信通知,“說我的銀行卡在廣州一家商場消費了9200元,我一下子蒙了,我人在石家莊怎么會在廣州消費?”周女士趕緊跑到銀行,結果一查存在銀行的錢確實在廣州被劃走了。周女士說:“通過銀行工作人員分析,可能與我的手機接到的詐騙信息有關,因為我的手機和銀行卡是捆綁的。”事后,周女士和那位老同學取得了聯系,結果老同學說根本就沒有發信息的事兒,因為老同學的手機丟了。
上周五上午,省會市民李先生收到了一位老領導的“電子請柬”短信,上面說:“小李,您好!我是×××,由于宴請的人較多,恕不一一電話通知,時間、地點及桌號都在電子請柬(附鏈接地址)上。”收到短信,李先生一頭霧水,“在工作上與這位老領導有過接觸,但作為普通員工還不至于應邀出席私人活動,盡管心存疑惑,我還是好奇地點擊了鏈接,結果打開這個鏈接后手機就死機了,我隨即就覺得這肯定是個騙局。”于是,李先生趕緊用辦公室電話和這位老領導取得了聯系,一問才知道根本就沒有這回事。“原來這位老領導在一周前出門時把手機丟了,估計是手機里的信息被不法分子盜用了,這兩天,給我們這位老領導打電話詢問此事的朋友比較多,這位老領導不得不一一解釋。”
周女士和李先生的遭遇很相似:都是通過短信“鏈接”受害,一個損失了9200元錢,一個手機死機。就此,記者采訪了民警。“眼下春節臨近,一些違法分子利用人們對手機信息過度依賴的心理,通過信息詐騙的手法也是不斷翻新。”民警提醒,一定要看管好自己的手機,接到類似有“鏈接”的短信要加以甄別核實,不要輕易點開鏈接,否則受害人的手機很可能就會被植入木馬并被遠程控制,并自動獲取手機中的通訊錄、讀取手機里的用戶信息、截獲手機中的短信,如果手機上綁定了網銀、支付寶等,還可能被盜取密碼等個人信息,造成財產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