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長約3厘米、通體透明的小魚,分別在8個約150毫升的容器里游動。7月22日,記者在平山縣河西頭村滹沱河畔的智能化生物預警水質監測站,見到這些新晉的“水質監測員”。
石家莊市環境監測中心副主任洪綱解釋,這8個容器叫生物行為傳感器,里面的小魚是青鳉魚。容器上方屏幕上顯示著8條類似心電圖的曲線圖,反映的是每個容器內青鳉魚的活動行為變化情況。
這么小的魚兒如何監測水質?
洪綱解釋,青鳉魚個頭小,對水質、環境變化敏感,是國際知名的醫學用魚,讓它們做水質毒性的“哨兵”再合適不過。這些小魚一旦感受到水中有污染物,會產生回避行為,最初表現是異常興奮、游動突然加速,這時容器內的行為傳感器會將水紋波動反映到監測系統的曲線圖上。如果曲線圖變化不平穩,說明水質可能被污染。
在盛放著青鳉魚的設備一旁,并排擺放著鉛鎘、總磷總氮等監測設備。當反映魚兒變化的8條曲線圖多數在20分鐘內顯示異常時,生物傳感器會報警,這些理化指標監測設備將檢測17種理化指標是否異常。“小魚只對可能存在的污染進行預警,具體是什么污染物,濃度有多大,則要通過分析其理化指標進行判斷。”洪綱說。
根據國家有關規定,飲用水水質監測項目達到100多項,為什么還要探索生物預警的方式?
對此,洪綱解釋,國家要求監測的污染物并未覆蓋全部種類,而且并不是所有河流斷面都進行24小時監測。生物監測的好處是不管出現哪種污染物,這些小魚都會有反應,24小時不間斷。有關人員能夠通過生物預警,更早地發現問題。
在石家莊環境監測中心工作人員的手機上,安裝著一個“生物預警監測系統”的客戶端,水質監測站點的數值同步顯示,即使是反映魚兒游動變化的8條曲線圖也可以查看。這樣,監測人員可以實時了解所有的異常。
目前,石家莊市在崗南水庫來水的滹沱河上游、黃壁莊水庫來水的冶河上游和黃壁莊水庫取水口處共建設了3座這樣的生物預警水質監測站。“一旦水質有問題,我們可以快速反應,為采取下一步的措施預留提前量,更有效保障飲用水安全。”洪綱說。
身長約3厘米、通體透明的小魚,分別在8個約150毫升的容器里游動。7月22日,記者在平山縣河西頭村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