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開走向大省省會的步伐
政協委員關注省會最大區劃調整
燕趙都市報記者楊佳薇李春煒
▉新聞提示
2014年,石家莊市開啟了史上最大的一次區劃調整,藁城、鹿泉、欒城三個縣(市)轉為區的建制。增加了1700多平方公里,城市一下達到2000多平方公里的面積,核心區城市經濟總量也有大幅度的增加,達到了2000多億元,財政收入也達到了接近400個億的狀態。在此次的兩會上,剛剛過去的最大區劃調整也成為政協委員們熱議的話題,他們紛紛指出,通過區劃調整,實現資源重組整合、協調發展,是此次區劃調整帶來的更深層次的意義,不過,與此相對,要真正實現資源整合、人才整合和資產整合,從而提升了城市的承載力和綜合競爭力,還需要更多的規劃。
▉點擊:人口高密度“呼喚”出的區劃調整
“你看這人多的,騎自行車等紅燈也得排長隊。”每逢上下班,市民趙先生一遇到紅燈便會皺眉頭。他說,不僅平時市區的路上人多,節假日逛公園、商場,“到哪兒都是人,這人怎么這么多啊?”
趙先生的感受并非個案。由于我市主城區規模較小、發展空間不足、布局不合理的矛盾突出,一環以內人口密度達到了每平方公里3.27萬人,二環至一環區域人口密度也高達每平方公里2萬人,是全國人口密度最大的省會城市之一。
城區人口的過于集中,造成了環境質量的嚴重下降。由此帶來的交通擁堵、生活不方便等問題也越來越嚴重,城市承載能力已接近極限,老百姓的生活質量受到影響,產業發展和城市建設受到限制,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受到制約。
此次兩會上,不少政協委員都指出,由于歷史、地理條件等各種原因,形成了中心城區發達、周邊縣(市)落后的局面,剛剛過去的最大區劃調整其實也是“應運而生”,將進一步優化城鄉結構和區劃布局,有效整合資源,緩解這種發展的不平衡。
民盟石家莊市委的委員們在集體提案中就指出,石市城市布局不合理。多年來“中心+環線”的單中心城市發展格局使中心城區功能過于集中,行政辦公、教育、醫療、商業、科技文化、客運等容易吸引人流的場所全部集中于中心城區。優質公共資源的集聚效應使一環以內人口密度高達每平方公里3.27萬人,中心城區環境、土地資源承載力已近極限。
與此同時,石市機動車保有量增長迅猛。中心城區道路新增、拓寬的速度遠不及汽車增長的速度,路越修越寬,車越來越堵。不但非機動車道,就連人行便道,甚至盲道上也停滿了汽車。車與人爭地愈發成為城市化進程中的一道難解之題。
“行政區劃調整后,人口密度大等一系列相關問題都將迎刃而解。”他們指出,面對發展日趨飽和的老城區,調整行政區劃則是一服解決上述一系列問題的“良藥”。區劃調整這一重大戰略舉措,必將為建設大省省會拓展發展空間,增添發展活力。
▉聚焦:“撤縣改區”后需加快城鎮化進程
對于新區劃,廣大市民充滿期冀。“這次幾個縣變成了區,大城夢已經越來越近了。”市民張民說。還有網友在網上感嘆“看來石家莊很快得修四環了,可以考慮去欒城區、藁城區、鹿泉區居住了……”
而民革石家莊市委的委員們則在集體提案中指出,“撤縣改區”不是換一塊牌子、改一下名稱,農民“農轉非”后的戶籍身份改變不能代表城鎮化的最終實現。失去耕地的農民除了有數的土地補償金外,沒有其他穩定的生活來源,由于缺乏就業技能,喪失土地后就業和收入來源不穩定,難以融入城鎮,對社會和諧形成了挑戰。讓農民就近就地融入到所培育的產業中去,把散落的農村居民點聚集發展為新社區,實現農民工人化、農業產業化、農村社區化,讓農民在就業、養老、醫療、教育、住房有保障。
為加快欒城、藁城和鹿泉三區城鎮化進程,他們建議,探索農民就地城鎮化路徑選擇,集體經濟組織自主或參與開發集體建設用地,使失地農民不失地,培育區域特色產業,促進產業與城鎮化融合發展。創新體制機制,發展“農村社區”促進農民就地城鎮化。
農工黨石家莊市委的委員們則提出,區劃調整將有利于在更大范圍優化國土開發格局,有效破解土地“瓶頸”對工業化、城鎮化的制約。但城市管理由單純的城市發展向城鄉共同發展轉變,中心城區與新劃區域之間的廣大區域及新劃區域周邊地區的發展定位需要及早謀劃,制定相關的政策以促進其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因此,他們認為更應積極推進公共設施、市政設施和社會保障的“城鄉一體化”政策,在享受城鄉共同發展的基礎上,提高對農村“鄉愁”的認同,避免“城鄉一樣化”。公共設施向農村延伸政策,提高公共服務標準和水平。以交通先行為原則,開辟多條連接藁城、欒城、鹿泉新區的主干道,形成半小時交通圈,增設公共交通工具,方便居民出行;將周邊地區的污水處理設施盡快納入市政管網,實現統一管理;建立統一的社會保障系統,讓周邊地區的百姓盡快享受到公共設施的服務,融入到新的區域調整的規劃中。
▉解析:區劃調整后的“大省會”發展
“區劃調整后,大規劃也不可忽視。”民盟石家莊市委的委員們在集體提案中指出,城市發展之初,東北工業區及其他一些工企廠礦,在空間布局上尚遠離市區。隨著城市的快速擴張,這些工業企業很快被居民區、行政區、商業區包圍,形成廠宅交錯、民企混雜局面。目前城市發展余量預留不足。目前石市啟動了市區工業企業搬遷改造工程,力爭到2017年中心城區不再有工業企業。然而隨著藁城、鹿泉、欒城三區的設立,其現有的信息產業基地、竇嫗工業園區、裝備制造基地等眾多大大小小的工業園區又將成為位于市區中的工業園區。如何避免發展—包圍—搬遷,再發展—再包圍—再搬遷的低效模式,成為城市發展面臨的又一道待解之題。
因此,他們建議今后城市發展要疏解中心城區功能。在中心城區外,加快教育、醫療、公共交通、市政等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的布局與建設,特別是將位于中心城區的優質教育、醫療、商業等資源向外圍配置,有效疏解中心城區主體功能,帶動人口遷移,逐步降低中心城區人口密度。
“可以構建多中心城市布局。每個區域都應打造相對獨立和完備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使居民盡可能在本行政區域內完成生活出行需求,減少交通出行量。”民盟石家莊市委的委員們建議,還應處理好工業園區和城區的關系,以規劃為先導,合理引導和控制工業園區周邊的布局與建設,通過綠化帶等提前預留出隔離空間,防止日后園區與城區呈夾裹、包圍式發展。并盡早啟動新增城區內分散企業入園,小園區整合工作,促進工業園區規?;?、集約化發展。
▉展望:借區劃調整打造京津冀核心區“重要中心城市”
2014年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河北省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大機遇。農工黨石家莊市委的委員們在集體提案中指出,區劃調整極大地促進石家莊市的發展,更大范圍的優化國土開發格局,破解土地瓶頸對工業化、城鎮化建設的制約,也為更好的促進京津冀的協同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因此,他們建議石家莊市借區劃調整,抓住優先發展策略,突出“四大主線”——交通、環境、支柱產業和人文關懷,全力打造京津冀核心區“重點中心城市”。針對“槐安路—西二環”、“勝利大街—北二環”“運河橋周邊”“裕華路—東二環”等老城區擁堵路段進行專項治理;加快“石津高速”“石太二通道”等城際間高速路的審批建設,拓寬改建一些國道、省道,改善城際間通行能力;整治市區北三環即古城西路,擴建車道,改善道路及兩側環境,提升其道路通行能力。
其次,以正定機場、空港園區為依托,打造城市副中心路網建設。在京港澳高速改擴建的基礎上,再多建設幾條高等級快速路,縮短機場與藁城區、鹿泉區、欒城區的通行時間,促進機場、鐵路、公路、城市公交等交通方式的有機銜接,構建城區、城鄉、農村、旅游客運之間換乘便捷的多層次客運樞紐體系;加快外遷大型客運站步伐,緩解市區三環以內的交通壓力。
同時,他們還建議針對鹿泉、藁城、欒城三個新城區,增加城區綠化。政府參照老城區的綠地規劃模式對新城區增加公園、社區、路間小品等成片綠地;對新老城區中間地帶進行統一規劃,鼓勵承包治理荒地、沙地,嚴禁出現土地的直接裸露,增加樹木種植,打造新型森林城市。
[邯鄲新聞]雖然經歷多次集中打擊整治,臨漳縣非法木炭窯卻與執法部門躲貓貓,近日又有人受到利益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