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政協常委、委員為大氣污染治理獻策
治理大氣污染,是最根本的民生問題。舉全省之力治污,我省正在為藍天白云而不懈努力,直面痛點,調整經濟結構。“必須用科學的方法和手段,將大氣污染治理轉到科學治理的軌道上來。”我省政協常委、委員紛紛提出意見建議,助推我省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朱正舉常委——推進供熱計量改革
“相較而言,冬季霧霾天容易集中爆發,防治任務最為嚴峻。供熱燃煤排放的污染物無疑是‘罪魁禍首’之一。”省政協常委朱正舉坦言,目前,我省冬季集中供熱面積已達6.67億平方米,供熱能源以燃煤為主,比例高達94%,新能源供熱比例不足6%。他呼吁,應把供熱能源結構調整和計量收費改革擺在突出位置來抓,在全省打一場綠色供熱攻堅戰。
朱正舉常委建議,應充分開發地域和資源優勢,加快調整供熱能源結構,合理配置供熱資源,大中城市以大型熱電聯產供熱為主、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供熱為輔,小城市及縣城以高效環保鍋爐、生物質鍋爐、熱泵、地熱為發展方向,實現供熱方式多元化和能源的梯級利用。
“通過計量收費激勵行為節能,對促進減排降耗效果明顯。”他介紹,我省供熱計量改革經過幾年努力,計量收費面積已達1億多平方米。但設區市住宅供熱計量收費比例僅為25%,縣城更為滯后。如果全省供熱計量收費平均達到50%,每年可節約標煤270萬噸,減排CO2677萬噸。
“供熱計量改革,政府是主導,企業是主體。”朱正舉常委建議,具備熱計量收費條件的新建建筑和完成熱計量改造的既有建筑,全部實行供熱計量收費。尤其是新建建筑要實現同步安裝,同步計量。同時,強化約束機制,將供熱虧損補貼作為供熱計量獎補資金,資金發放額度與供熱計量改革績效掛鉤。對拒不執行供熱計量收費的供熱企業,不再發放任何補貼,對其負責人要嚴肅處理。對計量收費任務沒有完成的城市,在園林城市復查驗收和人居環境獎評比中一票否決。
周杰常委——推廣建設綠色礦山
“綠色礦山建設是煤炭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省政協常委周杰介紹,當前,煤炭的生產和消費突出存在諸多與環境生態保護不和諧的因素:大量矸石外排,占用土地,污染環境;煤炭開采引起土地塌陷,嚴重破壞地表生態;礦井水大量抽采,造成了地下水環境的破壞和污染;礦井瓦斯、地熱等自然資源白白浪費等。
河北是煤炭生產和消費大省,省內煤炭年產量有9000萬噸左右。“綠色礦山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一個持續不斷和循序漸進的過程。由于近年來經濟形勢低迷,煤炭價格幾乎到了歷史最低時期,企業已經面臨著嚴重的資金短缺問題。同時,一些技術性難題,單憑企業自身在短期內難以解決。”周杰常委建議,推進綠色礦山建設,需要確立企業為主體,政府統籌規劃,科研院所積極參與的工作機制,堅持政策配套、典型引領、整體推進。
他提出,在鞏固現有成果的基礎上,選擇綠色礦山建設好的大中型礦山企業示范引領,加大推廣力度,讓全省煤炭企業都參與到此項工作中來。矸石充填技術、水源熱泵技術及礦井水綜合利用技術已經比較成熟,可選擇有條件的礦井實施。鼓勵企業與高校和科研院所密切結合,充分發揮科研院所、博士后工作站的平臺作用,對綠色礦山建設新技術進行研究,爭取在關鍵技術上有所突破,做到從研發到生產的有效銜接。綠色礦山及其相關技術在全國多個省份快速推廣,我省可參考兄弟省份的相關政策,對推廣矸石回填采煤技術的企業,按照煤炭產量給予資金補貼和相關政策支持。對煤矸石、粉煤灰原料達到較高比例的企業,政府可考慮實施補貼、增值稅和所得稅免收或減半等優惠政策。
王海洋常委——增加森林覆蓋率
“加快植樹造林提高森林覆蓋率,對空氣質量改善可起到積極、直接的效果。”省政協常委王海洋介紹,截至2013年底,全省森林面積7883萬畝,森林覆蓋率28%,森林蓄積量1.3億立方米。但總的看仍是一個缺林少綠、生態脆弱的省份。
王海洋常委建議,拓寬林業投資渠道,一方面省、市、縣應加大造林綠化投入力度,重點保證防護林、特種用途林等生態公益林建設。另一方面激活社會資本,最大限度地激活各種資源要素,吸引社會資本投資造林綠化。同時建立林業金融產品的政府貼息制度,滿足各種造林綠化主體貸款需求。
“堅持增林擴綠林果并重,提高造林經濟效益。”王海洋常委建議,加快推進造林綠化,應與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緊密結合起來。今后一個時期,發展以果樹為主的經濟林作為調結構、轉方式的有效路徑,正確處理好“政府要綠”和“群眾得利”的關系,在同樣的土壤、氣候條件下,大力發展兼用林,優先發展經濟林,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有機統一。
王海洋常委呼吁,在年底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的林業考評中,將把《綠色河北攻堅工程責任書》落實情況作為林業“雙增”(森林覆蓋率、蓄積凈增量)評價的主要內容,加大考核力度,確保全年420萬畝的造林綠化任務高標準完成。
楊新建常委——強化基礎健康數據監測工作
省政協常委楊新建提出,長期生活在PM2.5等大氣污染物超標的環境中,即使對健康人群,也將大幅增加其患各種呼吸系統疾病、心血管系統疾病和肺癌的風險,而且風險和危害遠大于數天到數周短期暴露的急性健康效應。我省于2013年10月啟動了空氣污染(霧霾)人群健康影響監測工作。
楊新建常委介紹,目前我省基礎健康監測工作資料不全,如醫療機構門、急診就診情況、人群出行模式從未開展過系統調查,死因監測、腫瘤登記等工作僅僅依靠中央轉移支付項目開展了試點,不具備全省代表性;氣象部門、環保部門僅僅關注霧霾濃度及主要污染成分,成分分析不夠系統完善;加之我省各地經濟發展水平、產業結構、地理、氣象特征均存在較大區域差異。
“亟待啟動開展系統的霧霾天氣人群健康影響研究。”楊新建常委建議,建立包括衛生、環保、氣象等多部門合作機制,密切關注我省霧霾天氣變化,強化霧霾特別是PM10、PM2.5質量濃度和成分分析,積累基礎數據。強化基礎健康數據監測工作,科學設置監測點,啟動全省腫瘤登記、死因監測、醫療機構門急診監測、急救中心監測、小學生健康調查、人群出行模式調查等工作,逐步積累我省人群霧霾相關疾病發生、發展及轉歸的相關數據。加強數據統計分析,利用現代信息化手段,建立霧霾健康影響監測數據上報管理和統計分析系統,通過科學分析,揭示我省霧霾天氣對不同人群的健康影響,為采取針對性的應對策略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學依據,保護人群健康。
唐樹森委員——打造京津冀空氣質量最佳區域
張家口作為“京畿屏障”,空氣質量直接關系到冬奧會的成功申辦。“做好張家口的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靠自身的努力難以實現,必須在全省乃至京津冀地區確立協同治理的思想,共同打好張家口大氣污染治理這場硬仗。”省政協委員唐樹森提出。
他建議,堅定不移地落實京津冀大氣污染聯防聯控行動計劃,建立健全聯防協作機制,在區域排放總量控制、規劃及重大項目環境影響會商、環境信息共享、聯合執法監管等方面加強合作,深度推進。把開發利用新能源作為重要途徑,在新建輸變電站、發展分布式能源、建設風力和光伏發電基地、擴大天然氣利用等領域,給予政策方面的大力支持。國家及省的大氣污染防治資金重點向張家口傾斜,在生態保護、節能降耗、環保治理等方面給予最大程度的保障。
“應突出重點,全面提升大氣污染防治水平。”唐樹森委員建議,以優化能源結構、改善空氣質量、促進產業升級、建設現代能源利用體系為目標,積極優化和推進新能源產業發展,加快推動經濟綠色轉型,努力提高科學治霾水平,盡快改善區域生態環境。同時,加快建立大氣污染治理補償機制、生態建設管護補償機制、環境監管聯合執法機制。
11月28日,以科學防治污染、改善大氣環境質量為中心議題的省政協十一屆九次常委會議在石家莊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