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聞]日前,由團中央召開的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協會專題交流活動在蔬菜之鄉山東壽光開展。記者走訪其間發現,一個問題正擺在全國許多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的案頭和心間。
這些常年奔走于田間地頭、試圖以農業現代化改變農村現狀、實現自身價值的農村青年,眼見身邊同齡人一撥撥流向沿海,流向城市,眼見越來越多的村莊陷入空心化、老齡化,焦慮并思索著:沒有年輕人的村莊會怎樣?農村為何難以留住年輕人?
十年后,怎么辦
35歲的劉喜書被一件事足足困擾了兩年。這位河北農村青年在家鄉成立蔬菜種植合作社已有5年,建立蔬菜生產基地3個、占地2210畝,涉及15個村,并注冊了商標。然而,即便他開出比石家莊還高的工資,種植區生產部經理、技術工人等崗位始終招不到年輕人。
“能招到在地里干活的男工人年紀最小的也有67歲,而周邊村子里幾乎沒有年輕人。”劉喜書頗為無奈。
再向北走,55~65歲是遼寧撫順青年唐昊負責的合作社社員所處的年齡區間。因所處地勢導致機械化使用程度有限,這個26歲的年輕人已經在思考,當自己40歲時,有可能雇不到人種地。
“十年后,怎么辦?”他一直為此困惑不已。
“十年后”這個時間點,同樣是吉林農村青年李微微焦慮的話題。他于2003年復員回家,并嘗試種植綠色有機水稻進行創業,如今合作社已頗具規模。然而,合作社農戶年齡普遍偏大,“再過十年沒人種地”的問題,很現實地擺在他面前。
李微微所在的村莊2300多人,如今留下的年輕人已不到一成,“即使留下的年輕人,很多也不愿讓自己的孩子將來種地,畢竟從事農業風險大、周期長、收益少”。
在豫南地區,農村青年流失率居高不下。如今擔任一家農副產品加工合作社負責人的李光,見證了家鄉,一個原有300多人的自然村,如今98%以上年輕人外出廣東、浙江、新疆等地務工。
據湖北一家主營生態農業的公司負責人韓高科的長期觀察:“交通不便,地多人少的農村,年輕人流失尤為嚴重。”
23歲即擔任安徽省馬鞍山市某村村支書、創辦農副產品加工合作社帶領村民致富的俞泓則在擔心,村里年輕人越來越少,目前平均年齡40多歲的兩委班子,再過幾年會不會找不到接班人?
年輕人大量走出,與此相應,曾一度喧鬧的村莊在迅速衰老。
因生產基地覆蓋百余村莊,唐昊得以觀察到,越來越多的村莊沒有生機和活力,親情逐漸冷漠。“一些外出打工的年輕人過年回鄉賭博,掙了一年的錢往往幾個晚上輸光,寧愿這樣,也不肯對父母盡盡孝道。”
將這一現象視作“大問題”的段麗麗負責成都一家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這名年輕的分子生物學博士切身體會到,農村青年大量流失的惡果之一,便是新的觀念和技術難以轉化。
“我們曾向農戶推廣一種技術成熟的蔬菜種苗,最初,很多農戶都在觀望,后來通過幾位帶頭人的示范效應才最終接受,說服過程用了整整一年。”段麗麗回憶。
劉喜書深表認同:“60歲以上的老人種地,思想相對保守,大多停留在有什么吃什么的階段,而非想吃什么有什么,長此以往,農村經濟怎么發展?農民生活怎么提高?”
在曾擔任過大學生村官的李光眼中,留守兒童教育、村莊社會治安、老年人養老等問題隨著農村青年流失而愈發嚴重。
4年的村官生涯使李光不止一次觀察到留守兒童教育的缺失:“這些遠離父母的孩子們,成長中長期享受不到來自父母的呵護和關愛,此外,他們的家庭教育大多由老人完成,遠遠落后于現代教育理念。”
“在我的家鄉,曾有一個十幾歲的女孩因感情受挫投井自盡,當時在村里找不到年輕人及時施救,一個多小時后,女孩不幸死亡。這雖是個案,卻足以說明農村的救濟功能同樣在嚴重弱化。”李光痛心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