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聞]馬航事件后,一家自稱可以保管用戶遺囑信息的網站意外大熱,不少網友在該網站購買“保管箱”,立下“網絡遺囑”。記者了解到,目前石家莊已有2395名市民在該網站立下“網絡遺囑”。對于這種新的“遺囑”形式,有律師稱,目前網絡遺囑并不具法律效力。
現象 “網絡遺囑”突然大熱
近日,一個名為“人生黑匣子”的網站在網上大熱。據該網站稱,網友在該網站購買一個“保管箱”,把自己的心愿和想法存在里面,日后辭世后,網站會將這些內容發送給指定的聯系人,這就是所謂的“網絡遺囑”。
據了解,這家網站早在2010年就上線了,只不過最近才開始在網絡上走紅。據網站工作人員頓赟介紹,截至目前,全國已有37萬多人在網站立下“遺囑”,其中河北有8765人,石家莊有2395人。購買人年齡大部分在30—40歲之間,職業涉及范圍很廣。
昨日記者注冊了該網站的會員,頁面顯示有情感傳遞、遺囑備份、財物信息、虛擬賬號、私密存檔、私密日記6項服務項目,用戶購買“云保管箱”后,便可選擇所需的服務進行操作。保管箱根據保管年限的不同,收費也有很大差異,起步收費59元,保管期限為1年;最長的保管年限是20年,收費1180元。
頓赟稱,用戶可以設置登錄頻率,比如1個月登錄一次或6個月登錄一次,最長期限為1年。如果沒有正常登錄,網站會通過郵件方式確定客戶情況,半月后如還未收到回復,會電話聯系,連續3天聯系不上客戶,便會向客戶此前填寫的3名緊急聯系人確認客戶是否健在。如果用戶已去世,網站會把保險箱內的信息全部轉交給指定聯系人。
據網站方面稱,目前一名武漢用戶不幸去世后,網站已完成“遺囑”的委托業務。
調查 受訪者最擔心信息泄露
對于“網上遺囑”你怎么看?昨日記者隨機采訪了20位市民,受訪者年齡在25歲至50歲之間,其中17名受訪者表示不會在網上立遺囑,只有3位受訪者表示會嘗試一下。
據頓赟介紹,該網站的安全指數達到國際頂級安全機構級別,不會造成信息泄露。但大部分受訪者最擔心的還是個人信息會泄露。“留下銀行卡還有銀行卡密碼,萬一泄露出去,人沒死,錢沒了。”市民郭先生調侃道。
還有一些受訪者對網站的可靠性存在疑慮。市民李女士說,她不知道該網站由誰來監督,出現問題由誰負責,還有幾位市民認為這種形式很“不吉利”。
3位表示將嘗試的市民則認為,因為人生變幻無常,萬一出了意外,很多事情還沒有進行,那將是最大的遺憾。
不過大部分受訪者都認為這不失為一種新嘗試,只不過還有待規范。
律師 “網絡遺囑”非真正遺囑
河北新業律師事務所律師郭彥衛表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規定,遺囑的形式只有5種:自書遺囑、代書遺囑、錄音遺囑、口頭遺囑、公證遺囑。目前效力最高的是公證遺囑,因為有第三方機構作了見證,一旦發生糾紛,公證遺囑也最為真實有效,最難被推翻。“網絡遺囑”在目前來說還未被法律承認,暫不具備法律效力。
郭彥衛稱,“網絡遺囑”的主要問題在于真實性無法證明,很容易有篡改、冒名立遺囑等情況發生,導致內容的不確定性。此外,這種遺囑的安全性也存在問題,有待驗證。同時郭彥衛提醒,立遺囑是一個重大事件,涉及個人財產、個人信息等,希望網友謹慎對待。
頓赟也坦承,網站這樣的遺囑行為不具備法律效力,網站只不過是一個隱私備份和傳遞的工具,體現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
專家 網絡立遺囑多為解壓
既然“網絡遺囑”不具備法律效力,那么為什么有這么多人愿意嘗試這一形式呢?河北辰昊心理咨詢治療中心主任張偉旗分析認為,大多數選擇者是對自己現狀不滿或是內心深處有“恐死本能”的人群。
張偉旗稱,網絡遺囑令大多數人關注的原因可分為好奇心、調侃從眾、解壓三種,其中用于解壓者居多。這部分人可能是在社會中壓力過大,又不愿意有人知道,所以希望借助網絡平臺釋放壓力。另外,有些人到了中年,會出現“恐死心理”,經常會想到死后的事情,“網絡遺囑”會讓他們找到心靈寄托。
張偉旗建議網友理性對待此事,同時建議網站多做些對客戶能產生積極心態的宣傳和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