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走進邯鄲市復興區石化街道辦事處酒務樓社區大門,只見左手邊是綠意盎然的小游園,右手邊是圖文并茂展示小區前后變化的文化墻,左前方則豎立著外墻才被粉刷一新的八棟六層住宅樓。放眼望去,整個小區干凈、整潔、雅致,充滿了文化韻味,讓人很難想象這就是那個過去在人們眼中“臟亂差下不去腳的老舊小區”。
2016年以前,酒務樓社區還是“無主體單位、無集體收入、無物業管理”的“三無”小區。2016年起,該小區以“煤改氣”為契機,由街道辦、社區以及小區居民一齊動手,用兩年多的時間完成改造。為鞏固改造成果,該社區通過引進物業公司以及社區自我管理,把小區變成了溫馨和諧的家園。
酒務樓社區的游園是老人孩子們休憩的樂園。 記者方素菊攝
●引進物業公司:專業的事兒由專業的人來干
今年6月份,已經搬到別的小區住的王森專門回酒務樓社區補繳了物業費。
“人家物業公司管得確實不賴,我們小區的環境來之不易,如果大家都不繳物業費,養不住物業,小區還得變得和原來一樣臟亂差。”王森說。
老舊小區改造后管理難,管理的難點之一便是引進物業難。這一點兒對于改造時“全民皆兵”的酒務樓社區同樣不例外。
今年年初,為了對改造后的小區進行規范長效管理,酒務樓社區引進了凈和利安物業服務有限公司,對小區進行專業管理。
剛開始,對于引進物業管理,小區居民意見并不一致。
最先表明態度的是平時不怎么在小區里住的王森:“我覺得像原來那樣收費挺好,為啥要引進物業。再說了,我又不在這里住,我不繳物業費。”
那些常年在小區住的人也有不贊成的,主要焦點還在物業費上,原來小區里每戶一個月就收3元治安費、3元衛生費,加在一起才6元錢。引進物業公司后,要按照房子大小收物業費,一戶每個月至少多交20元錢。甚至有居民提議“大家輪流打掃衛生,輪流看門”。
“居民的想法可以理解,但專業的活兒還得專業的人干,像房屋修繕、水電費收繳,還得靠物業。”酒務樓社區黨支部書記方冬梅說,和改造小區一樣,在引進物業上堅持大家伙的事情大家伙商量。大家伙的事情大家伙做決定。五六次居民代表大會開下來,大多數居民同意引進物業公司。
物業公司是留下來了,但是大家對物業公司到底能干什么,能給小區帶來什么還存有大大的問號。
在凈和利安物業服務有限公司經理郭德賢看來,要想打消人們的顧慮,只有實打實地服務,才能贏得居民的認可。為此,物業公司在安全、綠化、衛生等各方面力求做到最好。安全方面,小區一天24小時門崗輪流值班;綠化方面,對小區的綠植定期澆灌修剪;衛生方面,除了早晨對小區清掃一遍外,衛生員還全天候巡視衛生狀況,根據需要隨時打掃。由于年久失修,社區樓道的電燈大部分都已經不亮,物業公司將電燈集中換成夜間聲控燈,方便了居民夜間出行。
對居民們來說,最為便利的,還是家里水管壞了、電燈不亮的時候,直接找物業就能解決了。馬其昌是小區的一名保安,以前當過電工,每個月至少給業主幫忙修理電器七八次,他連大多數業主的姓名也不知道。
漸漸地,小區內丟電動車的少了,綠植越來越茁壯,小區變得越來越干凈,居民的生活越來越便利。王森看到這些變化,心甘情愿地補繳了物業費。郭德賢介紹,今年小區的物業費收繳率目前已經達到八成。
干凈整潔的酒務樓社區。 劉振鵬攝
●社區自我管理:人人都是環境守護者
8月23日,在酒務樓社區文化活動室里,一場“居民代表懇談會”正在熱烈地展開。
懇談會主要議題是小區東邊的小竹林如何改造。方冬梅首先發言:“大家琢磨一下,怎么讓小竹林里有水,讓小竹林也增加點兒靈性。”
話音剛落,大家就你一言我一語地出謀劃策。
“居民代表懇談會”是酒務樓社區自我管理的一種形式。方冬梅介紹,今年以來,該社區每周五下午,都要在酒務樓社區文化活動室,準時召開“居民代表懇談會”,主要是征求居民對社區建設管理的建議,及時回應、解決大家關心的問題。
在方冬梅看來,小區管理不能僅靠物業,還要提高全體居民的自覺性,增強居民的主人翁意識,推動社區自我管理、自我服務,這樣社區才會更美,城市才會更和諧。
在酒務樓社區,有半數以上居民是志愿者。每個單元的樓道口都懸掛著志愿服務者的信息,他們負責各個單元的樓道清理、秩序維護等。
“小區里一磚一瓦都是俺們親手改造,俺們打心眼里愛護。”作為志愿者,社區居民李香蘭每天都要圍著小區轉上幾圈,看看小區內哪兒臟了,哪棵樹木需要澆水了,哪塊磚松動了,自己能處理的就隨手處理了,不能處理的就去找物業。
在酒務樓社區,人人都是環境守護者。一天,社區居民焦鵬正在小區里遛彎,眼看著前面一個騎自行車的年輕人將垃圾扔在了垃圾桶外面,他連忙制止,直到年輕人將垃圾扔進垃圾桶才作罷。
去年春節,酒務樓社區的“油壺燈”一度成為小區的“明星”,那是小區居民們為了亮化環境,利用廢舊油壺制作并在院內集中懸掛的“花燈”,上面還附有家家戶戶對春節美好的祝福,以及孩子們親手畫的各種圖案。“‘花燈’既裝點了家園,又增進了各家各戶的情感。”社區一位居民說,家家戶戶熱情高漲,小孩子們高興得來回穿梭。
社區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務,更進一步增進了鄰里之間的感情,使小區變得更加和諧。
今年端午節,酒務樓社區粽香四溢,幾十位社區居民圍在一起包粽子。對行動不便的老人,還送粽子上門,讓老人們足不出戶就能感受到濃濃的鄰里情。眼下,國慶節就要到了,小區居民又開始商量了:“一家一道菜,一道菜一道名,放在廣場弄個百家宴。”酒務樓社區的游園里,一場激烈的討論又在展開……(記者方素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