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復興區拆違現場。
家住復興區龍臺街附近的居民邰書生最近有個習慣,沒事兒就到家附近的拆違現場去轉轉。“每天都有新變化”,邰書生告訴記者,這條街以前環境臟亂,垃圾堵路,居民出行困難。上半年,區里為街道清理了堆積多年的垃圾,翻修了路面,與公交公司協調通了公交車,為老百姓出行帶來便利,現在又把道路兩邊違建拆了,聽說還要把這里打造成立體景觀生態廊道,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更強了。
龍臺街的變化只是復興區開展主城區周邊環境綜合整治集中攻堅行動的一個縮影。
“用群眾幸福感、獲得感來推動環境綜合整治。”復興區委書記潘利軍告訴記者,主城區周邊環境整治是市委、市政府擴大文明城市創建成果、提升城市整體環境質量的一項重要舉措。作為邯鄲市建設西部生態屏障主戰場,復興區敢于擔當、動真碰硬,就是要把實事辦好、辦實、辦到群眾心坎上。
開展綜合整治是群眾所盼,也是徹底改善轄區西部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復興區在全市率先啟動了主城區周邊環境綜合整治集中攻堅行動,全區上下以打造主城區西部綠色生態屏障為目標,以提高轄區空氣質量和居民幸福指數為己任,全力開展集中攻堅行動。
該區成立了由區委書記任政委、區長任指揮長的主城區周邊環境綜合整治攻堅行動指揮部,由18位區級領導同時參戰,整合22個區直部門和3個鄉鎮的人員力量,成立由區級領導分別任組長的整治攻堅組、審核認定組、信訪穩定組、輿情宣傳組和協調聯絡組等5個職能工作組。將全區劃分為8個整治區域,成立8個攻堅推進組。按照區級領導包區域、鄉(鎮)干部包村、村支書包點、突擊隊長沖鋒的“四位一體”工作思路,快速開展復興區主城區周邊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每天20時,復興區主要領導坐鎮,對工作進展情況進行評比調度,聯合辦公、現場辦公,即時分析解決工作難點和問題,掛圖作戰,倒逼推進。區兩辦督查室、空保中心和領導小組辦公室嚴格進行督導,督導重點是當天拆遷進度和次日拆遷計劃安排情況,并對拆遷情況進行拍照留存,對存在的問題列出整改清單,限期整改,對工作進展緩慢、推進不力區領導掛牌督戰,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全員上陣,全民參與。按照“應拆盡拆、拆完即綠”的原則,圍繞“拆、清、綠、管”四方面發力,細化標準,嚴守底線,強力推進。組織環保、農林、住建、交通等部門,全面細致排查區內各處“散亂污”企業取締后剩余的地上建筑、長期停產的“僵尸”企業、違法經營的路邊商鋪、村民自建各類違章建筑及道路兩側堆積的渣土、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等,逐一登記拉出任務清單。指揮部據此研究推進措施,劃定攻堅時限,組織攻堅力量,精準實施攻堅行動。制定了《復興區主城區周邊環境綜合整治攻堅行動實施方案》,以雙清(大清理、大清掃)、三進(進校園、進社區、進家庭)、秋冬季植樹綠化為抓手,迅速掀起主城區周邊環境綜合整治風暴,從主城區
向周邊村梯次推進。截至12月3日,全區累計拆除各類違建774處27萬余平方米,騰退土地6000余畝,植樹57萬余棵,綠化5800余畝。
復興區區長李少鋒表示,環境綜合整治是一項持久戰,復興區將以“全域零違建”為目標繼續做好環境整治攻堅掃尾和綠化造林工作,將環境綜合整治工作與“綠美復興”建設、美麗鄉村建設有機結合起來,盡快把復興區西部地區打造成主城區的“后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