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6日起,環保部啟動環保史上最大規模的國家層面的行動,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開展為期一年的環保“大督查”。據了解,接受督查的“2+26”城,每個城市將接受25輪次的督查,目前,第3輪次的督查已經啟動。
據了解,參與此次督查的5600名執法人員,是從全國各省市的環保系統中抽調的執法“精銳”,其中不乏一些“辦案高手”。那么,哪些執法隊伍將獲封“每周一星”,他們在執法過程中有哪些表現?
據環保部通報,本周推出的是由湖北省武漢市派出的第3輪第10督查組。第3輪第10督查組來自湖北省武漢市,由8人組成,分別是湖北省環境監察總隊的孟樹國,武漢市環境監察支隊的雷鳴、張平、于海生、帥玲,及青山區環境監察大隊的張文勝、江夏區環境監察大隊的周偉莉、蔡甸區環境監察大隊的朱奇峰共同組成,對河北省邯鄲市開展駐點督查。
5月12日至18日,該8人小組共檢查186家企業,發現170家企業存在環境問題,約占檢查總數的91.4%。其中散亂污企業違法生產的97家,涉嫌在線監測弄虛作假的3家(2家已移交公安機關),檢查企業數量和發現問題數量為第一名。
在陌生的城市里,怎么做到一周之內找到當地的環境問題癥結所在,并發現問題?據介紹,這8人小組到達當地后,工作人員首先分析當地環境問題和產業結構特點,在調閱各區縣資料時發現,邯鄲市制磚企業數量眾多,且多采用煤矸石為燃料,使用生石灰-氫氧化鈉的“雙堿法”脫硫成本較高。
5月13日,督查組集中檢查肥鄉縣磚廠集群。在圣康節能環保建材有限公司現場檢查時發現,其排氣筒煙氣顏色偏黃,初步判斷脫硫效果不佳。督查人員立即趕往廢氣處理設施,發現一名工作人員抱著兩袋氫氧化鈉跑向脫硫設施循環水池,臨時向水池投放氫氧化鈉。督查人員立即對循環水池進行檢測,發現脫硫塔進口循環漿液pH值為6,出口循環漿液pH值為14。由于循環漿液未及時添加脫硫劑,致使漿液pH值過低;工作人員臨時投加氫氧化鈉,使得出口處漿液pH值局部過高,脫硫設施不正常運行。僅一天時間,督查組共檢查了6家磚廠,發現其中5家都存在脫硫設施運行不正常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