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時30分,騎行近十里的高海茹和七位同事在叢臺區實驗小學門前的過街天橋下會合,開始了一天的工作。同一時間,記者也趕到了這里,隨高海茹等人一起上街清掃垃圾,記錄并體驗一線環衛工的辛苦與敬業。
清晨6時,環衛工人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環衛工人的“十八般兵器”
今年48歲的高海茹干環衛工作已有三十年。工作上的兢兢業業,給她帶來了省城市最佳美容師、省五一勞動獎章、市人大代表等榮譽。
“今天是我本命年的第一天,又是大年初一。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上路保潔城市,很有意義。”因為日子的特殊性,高海茹并沒有像平時工作那樣穿運動鞋,而是穿了一雙比較新的黑色軟底皮鞋。正所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她借此祈盼農歷新年能有一個好的開端。
一線環衛工基本沒有節假日,高海茹幾十年來每個春節都會上路掃街。她告訴記者,平時,環衛工早晨四點就要上路工作,只有大年初一這一天,可以將工作時間推遲至早晨七點,這也算是單位給的一項“福利”。
過街天橋下,有環衛工每天存放于此的清掃工具和清運垃圾三輪車。“刻刀,用于鏟除街面上張貼的小廣告;紙板,用來鏟貓、狗等動物糞便;抹布,擦拭果皮箱和欄桿等;保潔袋,用來裝一些零散垃圾;一頭兒是鉤子,另一頭兒是小掃把的這個工具,用來清理綠化帶里的垃圾;長掃帚,清掃街面垃圾……”高海茹戲稱這些工具是每個環衛工必備的“十八般兵器”。僅僅聽她對環衛工具的講解,記者已初步感受到了一線環衛工作的辛苦。
高海茹等八名環衛工當天的任務是負責人民路至叢臺路區間滏河大街兩側便道、自行車道以及機動車道的路面保潔工作。為提高工作效率,該區間滏河大街分為多段作業,記者跟隨高海茹一起清掃垃圾。
本報記者與環衛工人一起打掃過街天橋。
●垃圾滯留不超五分鐘
清掃工作剛一開始,就有人在距高海茹不遠處點燃了一掛鞭炮。
這掛鞭足足響了近三分鐘,留下了滿地炮屑。高海茹趕忙上前清掃,并叮囑記者小心殘留鞭炮復燃炸響,“以前每到春節,主城區每天產生的炮屑垃圾就有二十多噸。近幾年,春節放炮的人明顯少了,清掃炮屑的任務量減輕了很多。”
除了炮屑,大量掉落的枯樹葉也加大了環衛工人的工作量。記者跟隨高海茹清掃時發現,由于滏河大街沿線栽滿了法桐,路面一夜間會堆積大量落葉,而且新的落葉會不斷產生,往往是剛掃完這塊兒落葉,那塊兒又會冒出一堆落葉。
“在田野或公園,落葉算是一種風景,但在城市中,大量帶著灰塵的落葉破碎后,會顯得道路特別臟。如果清理不及時,大量落葉堆積還會使汽車與路面之間的摩擦力變小,容易導致車輪打滑,有可能因此引發交通事故。去年夏天的大暴雨,大量落葉還造成了城市排水口的堵塞,環衛工只能泡在一米多深的雨水中徒手清掏排水口落葉和垃圾。”清掃中,高海茹給記者上了一堂生動的垃圾知識課。
按規定,從垃圾落地到被清理的這段時間不能超過5分鐘。因此,環衛工人需要對所負責的保潔路段不間斷反復清掃。“因為工作量大,走得路多,我們穿的鞋每過一兩個月就要換一次鞋底兒”。粗略統計,高海茹每天清掃作業面積超15萬平方米,30年累計清掃道路總長約40萬公里。
7時25分,迎著農歷新年第一縷晨曦,記者與高海茹互致新春問候。當時,氣溫只有3度,記者雖未戴手套,但在清掃過程中,因活動量較大,雙手已不覺寒冷。
●一上午清理半噸垃圾
半跪在地上擦拭果皮箱和過街天橋護欄、徒手撿拾地上煙頭、鏟除污穢的動物糞便、清掏街邊垃圾桶、清掃總也掃不完的垃圾……跟著高海茹,記者真切體驗到了環衛工人的辛苦。
環衛工作這么辛苦,當初為什么會選擇這一行呢?面對記者的提問,高海茹笑了笑,“我父親是一名老環衛工。起初,父親讓我當環衛工時,我無法面對世俗眼光,拒絕了。但三十年前的一個秋日,我給父親送飯時,看到父親和同事們工作雖然辛苦,卻充滿了歡聲笑語,我瞬間明白了父親常說的那句話,‘你們梳頭洗臉是裝扮自己,我起早貪黑是裝扮這個城市,我從事的是光榮的職業,只要能為人民服務,何來貴賤之說?’從那時起,我對待環衛工作的態度逐漸轉變,并慢慢喜歡上了這個行業。”
環衛工作不僅辛苦,而且具有一定危險性。9時許,展覽路與滏河大街交叉口,一名車主在等紅燈時搖下車窗扔出的一個揉成一團的煙盒,在空中劃出一道極不優美的“拋物線”。高海茹上前將煙盒撿起,扔進了垃圾桶,“現在,道路上的私家車越來越多,車窗拋物現象時有發生。這種行為,不僅污染環境,還會把環衛工置于險境。不久前,就有一名環衛工在機動車道撿拾垃圾時,不慎被車撞倒,導致腰椎骨折。”
11時30分,上午的保潔工作結束。5個小時內,記者協助高海茹等人清掃的垃圾三次裝滿三輪車,總計千余斤。此時,記者已是灰頭土臉、四肢無力、脊背冒汗,而工作量遠超記者的高海茹早已被汗水濕透了衣背。
“冬天身上出汗容易著涼,我開車送您回去吧。”結束了采訪和體驗任務的記者提議送高海茹回家。聞言,高海茹笑著擺了擺手,“干我們這行的,沒這么嬌貴。剛干完活,趁著身上這股熱乎勁兒,正好騎車回家,吃完飯還要繼續上街清掃。”
望著高海茹遠去的背影,記者耳畔回響起她的那句話,“我在環衛崗位能體現自己的價值,感覺很踏實,只要我能干得動,就永遠不離開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