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市教育考試院在官方網站上公布了2016年主城區普通高中招生分數線
很多家長看到后不理解:往年一、二、三、四中公布的都是招生控制線,今年咋成了投檔線?這有啥區別?
還有一些縣里的家長問得更直接:我們家孩子是不是就不能上市一、二、三、四中了?
咱們一個一個來說:
首先,今年市一、二、三、四中公布的是投檔線。投檔線的含義就是:只有過了這個分數線才有可能被錄取,但絕不意味著過了這個線就一定被錄取。能不能被錄取還要取決于孩子在就讀的初中學校的排名。
按照邯鄲市教育局印發的《關于做好2016年省級示范性普通高中分配生工作的通知》的規定,今年邯鄲市一中、二中、北外邯鄲附中、四中招生計劃(除各校自主招生名額外)全部分配到主城區初中學校。
我們來舉例說明:
例一:
假如36中有倆學生,一個考了557分(大前提),是全校第一名;市一中分給36中兩個招生指標(小前提), 那第一名的這個孩子毫無疑問會被市一中錄取(結論)。
第二名呢?肯定不會被錄取。因為他的成績不夠投檔線。不僅如此,明年市一中的招生指標在今年兩個的基礎上還要扣減,因為你浪費了一個!
例二:
假如市一中分給育華中學100個招生指標(記住,這只是假如)。育華中學的第101名成績是587分,他會不會被市一中錄取?不會!
這個101名自然很憤怒:我比32中的第一名要高出30分,他都能上一中,我為啥不能?因為政策就是這么規定的。而這項政策的目的就是促進各初中學校教育均衡發展,尤其是對薄弱學校。
這個101名在憤怒之余,又把目光盯上了排在他前面的100個學生。結果他從公示名單中找出了問題:有一個學生的戶口是縣里的,還有一個學生是初二時轉學來的。而文件規定,民辦學校的分配生,必須是初中入學時正式錄取、注冊學籍、具有主城區戶口(包括進城務工子女)且連續就讀三年的。
結果就是有問題的這倆學生被取消分配生指標。101名得以遞補。但新問題又來了:育華中學考587分的有5人,這5人并列101名。錄取誰?5人全部錄取。
(這個例子只是假設出現的一種情況。記住,只是假設!請育華中學的領導、老師、學生和家長理解!)
例三:
某民辦中學有倆學生,一個560分,一個557分。560分的這個學生,戶口是東部某縣的;557分的這個學生,戶口是主城區的。
557分的考生,有可能被市一中錄取;
560分的這個考生呢?想上市一中,一點可能都沒有。他上了致遠中學。
第二個問題:
致遠中學、趙都中學、邯鄲第二外國語學校和冀南中學,辦學性質都是民辦學校。收費自然也是按照物價部門核準的民辦學校的收費標準收取。不過去年這四所學校實施的是階梯型收費,也就是分數越高,交的錢越少。
第三個問題:
縣里的學生,要到市里上學,只能選擇民辦性質的致遠中學、趙都中學、邯鄲第二外國語學校和冀南中學。于是,就有學生家長不干了,咱干脆再多花點錢,把孩子送到外地讀高中吧,比如衡水。
行不行?
6月29日,市教育局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做好2016年招生工作的通知》,通知重點強調,邯鄲生源無特殊情況,一律不得到邯鄲市域以外地區高中和初中學校就讀,凡是私自到外地就讀的學生,一律不予辦理學籍轉移手續,對于無序流動產生的一切后果由考生及其監護人自負。
除了“此路不通”的原因外,一窩蜂地把孩子送到衡水,實際上也就放棄了自己本應享有的三項高考優惠政策。
去年,涉縣有一個高考考生,以626分的成績被清華大學人文科學試驗班錄取。626分?我沒看錯吧?這個成績別說清華,連985都不夠!
該考生是因為受惠于當年國家實施的一項政策——“高校專項計劃”。
2015年,國家為了鼓勵農村的孩子上重點大學,新出臺了——“高校專項計劃”,就是教育部直屬高校(也就是咱們理解的重點大學)單獨招收農村中勤奮好學、成績優良的學生。符合報名條件的學生,通過這些重點大學的測試后,可以享受最高降60分錄取的優惠政策。
60分吶!
有多少人眼饞!
哪些人可以享受這項政策呢?
邯鄲市共有7個縣,分別是大名、魏縣、廣平縣、館陶縣、雞澤縣、肥鄉縣、涉縣。
先別急著高興,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一個條件就是:“本人具有戶籍所在縣高中連續3年學籍并實際就讀。”
除了高校專項計劃,還有國家專項計劃和地方專項計劃。
國家專項計劃的實施范圍,我市有魏縣和大名。
地方專項計劃實施區域為我市所有的縣和縣級市。
上述兩項政策都對考生提出“具有戶籍所在縣高中學籍并實際就讀”的要求。
看明白了吧?
還是老老實實在老家的縣一中讀書吧!
再說,縣一中的教育質量不像你想象的那么差!去年高考中,除了涉縣一中外,大名一中和廣平一中就有三個學生升入了清華北大。
現在明白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