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長假第二天,王東琴的日子和往常一樣忙碌。從報國寺賣舊書,到城南舊貨市場里賣舊貨,再到現在的小店,她經營了18年的店鋪,連個正式的名字都沒有。“家里窮,母親去世早。我小時候,只上過三年小學。”她穿著一件舊衣服,站在店鋪門口,迎接著一批批來尋找記憶淘舊貨的人們。
不僅是舊貨更是記憶
王東琴生于1970年,和城里同齡的女性比,她黝黑的臉上多了很多皺紋。她的店鋪,位于廣安門外紅蓮南路旁的“雙安紅蓮花卉分市場”里。這個市場有幾十家店鋪,其中有大概十家左右的店鋪,情況和王東琴類似,是以前三路居“城南舊貨市場”的老商戶。還有一些商鋪是年初從改造的報國寺市場搬來的。
昨天下午,她的店鋪里來了幾位客人,有的人淘換舊軍品,有的人淘換老茶杯。約有十來平方米的小店鋪,最多只能站三個人。其他的地方,都已經被各種各樣的舊貨堆滿了。“我這店里,沒有值錢的古董,只是一些舊貨。”王東琴邊說邊整理著一大摞早年塑料皮的舊日記本。
仔細看看,這里有數不清的物件,都曾經伴隨著我們的生活。玻璃拉絲的花瓶,玉式玻璃的水具,都曾經是北京家庭茶幾的“標配”。帶飯送飯用的保溫桶、澆花用的灑水壺、老座鐘、磁帶錄音機,鐵皮玩具火車頭,都是我們以前的伙伴。
歷經了舊貨市場的興衰
王東琴,河北邯鄲人。說是邯鄲人,可她老家在邯鄲緊西頭的農村,去趟邯鄲要走近200里,是靠近太行山脈的山區。家里一共四個孩子,她是老二。由于母親過世早,她上了三年小學便回家照顧父親和弟弟妹妹。20歲那年嫁給了同村的丈夫。
結婚不久,大姑子在北京當兵,便把丈夫帶來了北京,丈夫邊打工邊做舊書的生意。1997年,王東琴也來到北京,二人在西四環附近租了一間小房,帶著3歲的兒子。丈夫在醫院做臨時工,她自己則在賓館刷碗。每周四,二人會帶著自己收來的舊書,到報國寺市場擺攤。
2003年,城南舊貨市場成立,王東琴成了最早的一批商戶。收購舊書的時候,也接觸到一些收藏品、懷舊品以及生活舊貨,王東琴的小攤上便擺起了這些東西。“哪來的?不怕大家知道,其實就是去各個廢品收購站收來的。”她負責看攤,丈夫和弟弟負責進貨。
在城南舊貨一干就是十年,直到2012年城南舊貨市場拆遷。后來到紅蓮等市場短暫周轉后,前兩年便來到了這里。此前城南舊貨名聲在外,許多劇組會去那里收舊貨當道具。
如今,懷舊風潮仍然猛烈,不值錢的生活舊貨居然也有了網上“代購”。有人給一些舊貨拍照片后傳到網上出售,若是有人購買,便來這里“拿貨”。
兒子是北工大研究生
王東琴的兒子,如今已是北工大機械工程專業的研究生,這是她最大的驕傲。
兒子考上大學,土里土氣的王東琴當時在城南舊貨市場擺攤,這個消息被攤主們知道后,大家紛紛向王東琴祝賀,讓她覺得頗有“揚眉吐氣”的感覺。如今兒子讀研究生,一個月的生活費是1000塊錢,筆記本電腦也買了。“我覺得兒子很懂事兒,他不抽煙不喝酒,偶爾會跟同學們聚個餐,除此以外不亂花一分錢。”
王東琴說,生活挺好的,她很滿足。兒子跟她說,媽,咱現在不窮了,您偶爾也吃點兒好的,出去玩玩啊。“可是,我哪都不想去。”王東琴說,除了老家、邯鄲、北京,沒去過其他地方。“我長大的那個地方就是山,山下就有一條小河。你們城里人去旅游,其實不就是看這些東西嘛。我沒見過大海,可是,兒子在電腦上給我看過大海的照片,也就是那么回事兒。”她爽朗地笑著。
王東琴依然穿著十多年前買的舊衣服,節假日站在攤位前,向客人們出售著這個城市角落里的點滴記憶。
國慶長假第二天,王東琴的日子和往常一樣忙碌。從報國寺賣舊書,到城南舊貨市場里賣舊貨,再到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