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這樣節材環保的“拼裝房”備受青睞,并引領建筑行業走向綠色革命。該項目于2014年11月底正式投產,總投資13.6億元,是國家發改委、住建部和省住建廳重點推廣的新型產業化項目。
去年以來,邯鄲縣把發展新興綠色環保項目作為經濟轉型和惠及民生的重要支撐,為項目建設“量體裁衣”,大力培育現代服務、高新技術、裝備制造、生物醫藥、新型建材、特色農業“六大產業”,吸引了一大批適宜的好項目在邯鄲縣“落地生金”。
新興綠色項目成產業“新寵”
面對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良好機遇,邯鄲縣以開放思維主動承接產業轉移,并組建專業的招商團隊,積極與北京、天津相關部門和省發改委、駐邯央企對接。引上市場前景好、帶動能力強、與本縣產業鏈關聯度高的“綠色”新興產業項目,推動產業“鏈條式”發展。
“曙光預制裝配式住宅產業化項目”順應國家發改委《綠色建筑行動方案》,成為該縣招商引資的典范。據介紹,這種“拼裝房”將傳統的現場“濕作業”變成工廠自動生產線作業,一般可節約能耗23%,節約用水79%,減少建筑垃圾91%,減少對木材的消耗87%。且與傳統建造住宅相比,“拼裝房”構件精度高,耐久性好,生命周期更長,避免了傳統建筑外墻開裂、滲水等現象。
項目負責人透露,目前第一批“拼裝房”已在廠區內亮相,并通過了“省住宅產業現代化基地”專家論證,首批主要建設經濟適用房和小戶型住宅。項目已建成一條生產線,設計年產量達5萬立方米,可滿足30萬平方米裝配式建筑,后期還將建設第二條生產線,可為社會創造500個就業崗位。
“‘拼裝房’的建設成本目前略高于傳統建筑成本,但比傳統建設方式的進度快30%左右,這將有利于開發企業的資金流轉,提高住宅上市的速度。目前,我市平均每年新開工住宅約200棟,如果全部按照這種技術來建造,對節能減排和大氣污染治理的貢獻是不可限量的。”該縣發改局局長張進合告訴記者。
“騰籠換鳥”為好項目留出空間
在項目建設中,邯鄲縣既是“轟轟烈烈”促發展,更是“真金白銀”見實效,把項目發展成果體現到財政增收、富民惠民上,讓有限的資源發揮最大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為打造承載好項目聚集發展的平臺,該縣把項目、產業、園區作為一個整體統籌推進,將邯鄲工業園擴展6.6平方公里,加快基礎設施建設,重點發展節能環保、高新技術等產業,形成了項目聚集、產業聯合的“黃金平臺”。
該縣建立項目引進和退出機制,把“畝均稅收”和“社會就業”兩項指標作為“硬杠杠”,算好投資項目的稅收賬、就業賬、環境賬,實行重點項目“挑著吃”。對進入園區后實現不了畝均稅收和就業承諾目標的項目,設定期限,督促再投資、再升級以達到標準。對于不按規定投資升級的項目忍痛舍棄,“騰籠換鳥”為更多好項目留出空間。
張進合向記者舉例,去年一家專業器械制造項目,起初土地利用率低,達不到承諾的畝均就業條件,項目業主追加投資5000余萬元后,達到了投資強度要求,才最終進入園區。而另一家投資15億元的項目,審核時沒有達到畝均稅收和畝均就業等條件要求,最終被一票否決。
目前,該縣已有7個能耗高、不符合環保政策的項目被“拒之門外”,2個未達到承諾條件的項目全部進行了整改。在騰出的空間里,該縣又引進了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資結構優、帶動能力強、發展后勁足的好項目。其中,在建高新技術項目、裝備制造、現代服務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類項目48個,總投資580多億元,占全部項目投資比重85%,推動了重點項目建設邁上“綠色低碳”的新路子。
服務“組合拳”讓項目推進“零干擾”
為保障項目建設順利進行,該縣實行了重點項目“六個一”推進機制,一線辦公、全程督導、觀摩拉練,對項目建設中遇到的重大問題隨時“會診”,實現“進場零障礙、施工零干擾”。
突出重點促開工。2014年春秋兩季,該縣總投資120億元的18個項目集中開工,項目個數全市第一。強力推進趕進度。該縣把在建項目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工作臺賬,倒排時間進度,強化工作調度,切實加快項目建設進度。破解瓶頸優服務。該縣對重點推進的35個項目實行縣級領導分包和科級干部“一盯一”全程幫辦制,先后為3個項目解決資金6000余萬元,為11個項目解決用地指標950多畝。
打好服務項目“組合拳”,促進了新興戰略項目爭相發展,帶動了縣域經濟枝繁葉茂。截至目前,該縣共實施千萬元以上項目66個,總投資623億元,完成投資94億元。預計到12月底實施千萬元以上項目70個,總投資630億元,完成投資105億元;總投資237億元的34個項目將實現新開工;總投資45億元的18個項目將建成投產或投運;列入省重點項目2個、市重點12個,個數將位居全市前列。
[邯鄲新聞]不用攪拌機、不用腳手架、不用一磚一磚壘,由內外墻板、疊合樓板、陽臺、廚房等一個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