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大學生揣50元在滬生存15天
晨報記者 朱曉芳 實習生 郁婉瀅
50元在上海生活15天?沒錯!從7月13日開始,浙江師范大學25名大學生用每人僅有的50元在上海生存15天,開啟他們的“就業體檢”暑期實踐。
高溫酷暑,十多天下來,學生們不僅沒趴下,扣除吃飯、住宿等生活成本,還凈賺近1.5萬元。為了鍛煉膽量,他們每天出去賣報紙,平均每天賣出750份新聞晨報。
基本上每頓只吃饅頭包子
這支由25名大學生組成的團隊來自浙江師范大學行知學院第八期骨干班。帶隊老師阮春峰說:“‘就業體檢’ 是讓學生們通過各種各樣‘打工’崗位實踐,去體驗生活,通過‘體檢’來檢驗學生的就業健康值,讓他們發現自己的不足,幫助自己實現目標。”
昨天下午2點,記者約了團隊中的兩名隊員王澤斌和張力豐到快餐店采訪。王澤斌和張力豐一進入快餐店,記者請他們點飲料喝,兩人都拒絕了,而是問店員要免費白開水。店員看天氣太熱,好心地幫他們加了點冰塊。之所以拒絕飲料,是因為他們每天伙食費只有5-6元,按照這標準,喝不起飲料,即使是記者請客,他們也不想破例。
“我們基本上每頓都吃饅頭和包子,今天午飯還沒有吃。”王澤斌說。張力豐說:“如果吃了就對不起自己的隊友。”
有隊員換了五六份工作
在“就業體檢”團隊居住的上海師范大學宿舍內,墻上貼著一張大大的收支情況一覽表,上面記錄著每個隊員日結的工資收入,而支出包括“每日15元的房租”、飲食、交通等。骨干班25人分為5個小組,墻上有每個小組的資金總計,也有全隊的資金總計,還有冠軍小組和冠軍個人的評比結果。
7月13日是實踐活動的第1天,當天全隊總結余為1538元;14日的總結余為3003元;15日的總結余為5235元;7月22日,總結余為14145元;截至7月25日,總結余為15036元。在這短短十來天“就業體檢”里,隊員們沒有趴下,反而凈賺近1.5萬元,平均每人每天凈賺四五十元,每名隊員的辛勤付出,都體現在表格中的資金結余中。
這些錢是如何掙來的?
隊員吳卉在一家理發店做遞推工作,發傳單幫忙招攬顧客。一天下來,平均50個人里面只有2個人左右愿意伸手接下傳單,并停下來聽他介紹。當時她的心態有些崩潰。由于天氣炎熱,她只得找臺階坐著歇息。有個老奶奶牽著孫女走過來,小女孩問她在干什么?吳卉說:“從老奶奶的目光里我感受到慈祥的愛。老奶奶從小女孩的書包里拿出水果糖發給我,那顆水果糖真的好甜好甜。”就是這么一顆小小的糖,讓吳卉鼓足勇氣繼續投入到工作之中。
隊員們也嘗試過賣水果,買進的西瓜沒能及時賣掉,為了不讓西瓜爛掉,隊員們只能一起吃掉。隊員們還嘗試在教育機構做話務員,在演唱會旁邊賣小物品、試口紅、洗車等一系列的零散工……有的隊員這些天甚至換了五六份工作。
“就業體檢”開啟后,隊員王夢圓前兩天沒有賺到一分錢,這讓她非常失望。第3天,她嘗試去找一份英語家教工作,被拒絕了。當她沿著桂林路的餐館一家家詢問是否要兼職時,均被拒絕了。第4天,王夢圓又跑去英語培訓機構問家長是否需要上門家教,大約問了六七十名家長,即使是在了解王夢圓情況之后,也沒有家長愿意聘請她。
面對一次次的拒絕,王夢圓沒有放棄。她又找了一家培訓機構尋找機會,這次,她被告知老師已經招滿了,只能當志愿者。她和對方協商包三餐和每天支付15元讓她交房租的條件,但對方說要考慮一下。臨走前,工作人員照顧她,給她的水杯倒滿了水,又給了她水果,這些舉動,讓王夢圓感動了很久。
公益賣報只為鍛煉膽量
為了鍛煉膽量,隊員們每天早上會去不同的地點賣報紙,有時在桂林公園附近,最遠到過嘉定西站,早上7點出發,一直賣到上班時間。他們從郵局以0.85元買進新聞晨報,然后1元賣掉,并不為掙錢,只為鍛煉,平均每天賣出750份新聞晨報。
“一開始,大家都會來買。但是時間久了,支持大學生賣報的人就少了。但也遇到過暖心的事情,有個老奶奶聽說我們是公益賣報,即使家里訂閱了報紙,但還是買了一份。還有一個老爺爺,他不認識字,卻還是買了報紙。這讓我們很感動。”王澤斌和張力豐說。
有的隊員還拿起吉他,一邊彈唱,一邊公益賣報。
每天打工結束,隊員們回到寢室寫日記,記錄一天的生活。隊員王仲劼在日記中寫道:有一天在公司整理文件,臨近下班,老板把我叫去辦公室談話,丟給我100元,卻很不屑地說,“你活干的太少,給100元并不值”。王仲劼很苦悶,她認為自己不是一個沒有能力的人,但是受到了白眼。
“我本以為公司是看中我簡歷里描述的一些技能,比如PS、剪視頻、做PPT、Excel高級應用,才錄用的我,但是我在工作中其實并沒有用到這些……”王仲劼事后也在反思,自己可能在工作中主動性不太夠。她感受到求職不易,也感到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還需要鍛煉。
讓學生了解社會和自己
15天的“就業體檢”活動快結束了,隊員們覺得通過此次活動讓他們了解了社會和自己。
隊員張朱琦說:“要始終保持一顆謙卑的心,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多伸出援助之手。社會是現實和殘酷的,誰也沒有義務一直幫你!”
隊員張仕雄則從“體檢”中看到了自己真正的興趣所在:“這幾天,我一直都在思考一個問題,是去找一份安定的工作,還是尋求波折的工作。通過這幾天的經歷,我覺得我更愛后者。因為流浪,我才不會像尋常工作者在固定時間出發。流浪的奇妙之處在于可以選擇。也正是因為流浪,我看到了那些匆匆上班族看不見的別樣風景。我第一次來上海,便興奮地欣賞與探索這座不曾來過的城市。因為流浪,我對下一秒發生的事情感到期待。”
帶隊老師阮春峰說,價值多元,讓“90后”們敢闖敢拼、樂意協作、能快速擁抱適應新事物,但孩子們在浮躁的社會中,遭遇挫折時意志不夠堅定,“換地打井”現象較為普遍,這也是不少“90后”存在的不足。“這次活動中,一般大家會選擇苦、累、臟的現實工種,但是除了一般的工種,以后大家也要嘗試選擇體現專業性和不可替代性的工種,突破自我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