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口信息出現在從未去過的地方
家住科技路與高新二路十字附近一小區的王先生、何女士夫婦倆的兒子18歲了,準備齊辦獨生子女證需要的資料后,12月19日上午,何女士到位于高新一路楓葉苑北區的惠智社區辦理獨生子女證,當社區工作人員把王先生的身份信息輸入社區的信息系統后,表示他們辦不成獨生子女證,原因竟是王先生曾經有過婚史,而且與前妻有一個女兒。
社區工作人員打印出了王先生的信息,半信半疑的何女士發現,在丈夫的信息中注明初婚日期為1995年4月3日。而當時,兩人尚在談戀愛階段,次年3月才領證結婚。
回到家里,何女士詢問過后,選擇了相信丈夫,但是在社區的系統中為啥會有過婚姻呢?夫婦倆決定弄清楚。
昨日上午,華商報記者見到了王先生。在他的手中有一份社區出具的陜西省全員人口信息檔案卡,卡上第一條信息的身份證號、名字、出生年月日均為王先生的真實信息,但后面兩欄,除了錯誤的初婚日期外,還有一欄顯示王先生的戶籍曾于2016年7月14日由蓮湖區土門街道辦惠民北坊社區遷出。
在下面還有一個與王先生同名同姓,但出生年月日、身份證號不同的信息,后面的初婚日期與戶籍遷移信息及時間均完全相同,所不同的是戶籍變動類型一欄寫著輸入錯誤,惠智社區工作人員稱這就說明這條信息已撤銷或有問題,下方顯示一鄭姓女子為其妻子,還有女兒王某某。
“社區說辦不了,因為這信息上顯示我有前妻,還有個女兒。”王先生說,“根據社區工作人員的解釋,信息卡中的另一個我雖然身份證號顯示不一樣,但后面信息卻一致,也就是那也是我,只是顯示有問題。”
王先生說,所謂的惠民北坊社區,他都不知道在哪里也沒去過。
“什么原因我不知道,但我覺得這里面也許有貓膩,也許是我的身份信息曾被冒用,對方沒有清理干凈。”王先生說。
社區:
錄入過程中可能出現錯誤
昨日上午,王先生趕到自己戶籍所在的公安高新分局高新路派出所查詢戶籍信息,顯示與其戶口本上的遷移備注吻合,他與妻子均于2003年5月21日由碑林區青蓮巷遷入高新路派出所,其后再無遷移。
在惠智社區工作人員的幫助下,王先生聯系到了惠民北坊社區工作人員,但對方并未就王先生提出的戶籍問題作出有效回答。在一番查詢后,對方工作人員稱未查到紙質信息檔案,但在其網絡系統中確有王先生的相關信息。雖然未說清出現蹊蹺的原因,該工作人員卻表示他們曾見過類似問題,都是由相關社區直接為當事人辦理了獨生子女證,“只要人家能提供有效的證件資料。”
王先生希望惠民北坊社區說明自己的戶籍信息為何會出現在該社區,并盡快刪除其電腦系統中的信息,以便在惠智社區能順利辦理獨生子女證。惠民北坊社區留下了惠智社區的電話,稱刪掉后會電話通知。
惠智社區工作人員表示,所謂陜西省全員人口信息檔案卡是街辦、社區區別于公安戶籍系統的信息系統,由各地社區工作人員錄入,過程中可能出現錯誤,但王先生的身份信息是否因被冒用等其他原因出現蹊蹺也不能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