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11時許,河北保定蠡縣中孟嘗村6歲男童聰聰跟著父親在地里收白菜時,不慎掉落枯井中。
隨后,當地官方和民間組織力量進行不間斷作業救援。據統計,枯井周邊已被挖出直徑120米的大坑,動土20多萬立方米。救援現場共接收社會各界捐助17萬余元,現場救援仍在繼續。
這場漫長的救援行動還在繼續,但男童聰聰仍未見蹤跡,也引發了廣大網友的質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梳理出網友關心的問題,并向當地政府部門和救援人員尋求答案。
1、為何一直無法確定井底有人?
“至于到底有沒有人,我不方便透露。但我能告訴你的是,截至16時許停止挖掘,我們利用各種儀器,均未能在井底找到與孩子有關的任何跡象。”11月10日19時許,藍天救援隊隊員王東升如是告訴澎湃新聞。
自從11月6日被父親趙向陽報警稱掉入枯井后,6歲的聰聰便再無蹤影。消防救援人員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表示,救援的第一天,他們就使用了生命探測儀,但他拒絕透露探測結果。
保定藍天救援隊隊長龐治在媒體通報會上稱,救援過程中,曾嘗試過多種方式來探測男童生命跡象,但由于井下的環境復雜,井口窄,濕度大,可見度模糊,仍然沒有發現任何墜井男童的線索。
當天18時30分,蠡縣縣委書記陳春霞短信回復澎湃新聞稱,營救施工正在緊張進行,落井男童聰聰還沒找到。
聰聰的舅姥爺宋建黨11月10日13時告訴澎湃新聞,當天5點左右,他與一親屬和另一名前來幫忙的村民進入現場進行挖土作業,作業現場并沒有出現水,開始土比較堅硬,后來相對好挖,作業面氧氣較充足,沒有出現不良反應。他從井口通過燈光照明向下看到,井底只有一小堆浮土,沒有水和沼澤,還沒有見到孩子的蹤影。
超過100個小時的挖掘后,已接近井底,為何依舊難見聰聰蹤跡?有救援專家在接受媒體時表示,水井底部的泥沙、沉積物含水量大,承重能力很弱,人落在上面就像踩在沼澤地上一樣會陷進去。因此,即便下挖到了所謂“沙土井底”,也無法看到孩子的具體位置。
不過,11月10日晚央視《東方時空》報道稱,事發枯井從地面到變徑管一段長約40米,井內直徑27厘米,變徑管以下小于27厘米,截至當晚節目播出,救援已進行到變徑管附近,仍未發現孩子的蹤跡。
蠡縣縣委書記陳春霞11月10日短信回復澎湃新聞稱,營救施工正在緊張進行,落井男童聰聰還沒找到。據央視報道,當地政府要堅持救援到底部為止,如果找不到孩子,就交由公安機關介入,以刑事案件進行調查。
2、“男童墜井”時現場如何?
救援人員在堅持不斷救援時,孩子的舅姥姥11月10日告訴澎湃新聞,派出所11月10日10時10分左右把孩子父母和爺爺帶走,是跟著警方的車走的,孩子父親不愿意去,被警方強行帶走。
蠡縣縣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徐敬東告訴澎湃新聞,公安部門帶走家屬是為了更詳細地了解孩子體態特征,包括身高、體重這些信息,了解完孩子掉井前的一些情況后就回到了救援現場。
對此,有網友提出警方接到“男童墜井”的報警后,是否曾向家屬核實詳細信息?
對此,《保定日報》11月8日曾報道稱,趙向陽第一時間向縣公安局110報警,同時向村“兩委”求救。公安部門和村干部接到求救后,迅速派出救助人員趕赴現場展開救援。蠡縣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立即啟動緊急預案,提出要采取有力措施,調動一切力量和設備,千方百計營救落井兒童。
據聰聰父親趙向陽事發后描述,枯井和地面相平,上面覆蓋了一張薄板,薄板上覆蓋了大約15厘米的土。男童和姐姐在旁邊玩耍玩具,過程中,男童向爸爸喊:“這里有個坑”,還沒等到爸爸回復,就掉井了,姐姐試圖抓住弟弟,也沒抓住。
聰聰外公李先生說,這口枯井深約40多米、井口直徑約30厘米,已建造十來年,已荒廢約5年時間。“這口井枯了之后,沒有回填,沒有井蓋,也沒有在枯井附近樹立警示標識,井口一直裸露在外。村里所有的井都沒有(井蓋和警示標識)。”
據河北電臺報道,村民回憶報警經過稱,確實看見落井孩子的父親趴在井口,第一時間就報了警。
央視《東方時空》在11月10日晚的報道中也稱,警方接到報警后,進行多方調查取證,并且是在親屬簽字后才開挖救援的。
3、挖井是救援的唯一選擇?
平安廣州志愿服務總隊的救援專家鄧躍暉告訴澎湃新聞,通常情況下,發生墜井事故后,如果井口足夠大,就可以安排救援人員倒立下井實施救援,這種方法無疑是最快速的。但事實上,往往出事故的都是一些井口小、比較隱蔽的廢棄井,成年救援人員往往難以進入。當救援人員無法下井時,救援隊一般會選擇使用深井救援器。
在他看來,通過挖井這種“最笨拙”的方式,在墜井周圍破土挖掘,直到挖到墜井者墜落的位置,也許是這次救援唯一的方式。“在網上看到新聞后,我覺得已知的幾種救援方式在這次事故中都不受用,一是井口實在太小,二是枯井太深,最關鍵的在于無法探清小孩的位置。”
鄧躍暉說,一般而言,使用深井救援器可以直接將井底的被困人員拉上來,但此次救援讓他感到很奇怪,使用了各種探測手段,始終未能檢測到小男孩的蹤跡。看不見井底情況,救援器也就沒有了用武之地。
對此,參與本次救援行動的藍天救援隊隊員王東升向澎湃新聞介紹,他于事發當天下午兩點趕到現場,當時,可用的救援方式有挖掘、下放井下機器人、使用深井提升器等3種,但因設備使用條件受限,最終采用的是挖掘的方式。他介紹,只有井口直徑超過50厘米,才可使用井下機器人。
4、枯井是否存在監管不嚴?
事發后,聰聰的外公李先生告訴澎湃新聞,這口枯井深約40多米、井口直徑約30公分。建于1997年,已荒廢近5年時間。當地村民和鄰村村干部表示,這些井用于灌溉,枯井后一般會回填,不知這口井怎么回事。
第一個趕到現場救援的王先生也轉述孩子父親的描述稱,枯井和地面相平,上面覆蓋了一張薄板,薄板上覆蓋了大約15公分的土,別說是孩子,就是大人也看不出那下面有枯井。
中孟嘗村村民張建隊告訴澎湃新聞,該村水井較多,但具體數量不明。“井枯了之后,我們一般都會回填,我曾經參與過(回填枯井)。但不知道他(跌落枯井的男童)掉進去的那個枯井,是否回填過。”
張建隊稱,村里打水井,主要用于灌溉,約50、60畝地有一口水井,事發枯井就在小孩家附近,“還能使用的水井,井口都裝有水泵,掉不進去”。他告訴澎湃新聞,在日常,村里沒有安排人專門管理這些水井。
距中孟嘗村約10公里的趙鍛莊村,農田里也同樣有著數十口水井。該村村委會主任李廣振告訴澎湃新聞,此類水井在當地十分常見,“只要發現水井枯了,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回填。每口水井,我們都配有井蓋。但他們(中孟嘗村)是否做了這些措施,我不清楚。”
當澎湃新聞試圖向中孟嘗村村支書了解情況時,得知是記者后,村支書稱自己有事急忙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