郫縣鳥籠賣3萬,對你沒看錯,就是一只郫縣鳥籠賣3萬,為何一只郫縣鳥籠居然敢賣3萬?難不成他這個鳥籠有什么別致的地方或是用什么特殊材料制成。據悉,鳥籠的主人在行業內頗有名氣,而且他的鳥籠還廣銷海內外,郫縣鳥籠賣3萬,你敢買嗎?
張雄東也是名人,能擁有一個他們做的中高端手工鳥籠,是身份的象征。鉗子、銼刀、尺子、打火機……鳥籠的制作工藝繁瑣,光是工具就有10多種。
張雄東1982年開始學做鳥籠,比朱誠晚一兩年。據鳥籠工匠協會統計,全國各地都有人來指路村買手工鳥籠,有的中高端鳥籠甚至遠銷美國、新加坡等地。張雄東曾招了四五個徒弟,“但都沒能堅持下來。”但他一點都不擔心這門手藝失傳,因為,2011年,古城竹編鳥籠技藝被列入第三批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幾年,他30多歲的侄子已經學成,成為當地最年輕的鳥籠匠人。
成都郫縣古城鎮指路村,有近百位鳥籠工匠。2011年,古城竹編鳥籠技藝被列入第三批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指路村因此被稱為“鳥籠之鄉”。朱誠,手工制作鳥籠30余年。如今,每當有人問價,他都笑著回答:“沒有最貴的,只有最便宜的,6000元一個。”朱誠已經記不得他賣過的最貴的鳥籠,“但應該在3萬左右”。這讓村民驚訝不已:“你這籠子才這么大,都要3萬,按面積算,比北上廣的房價都貴。”
4月25日,朱誠正在做的這個鳥籠,是成都一位客戶春節前下的訂單,本來一個月就可以完工,卻一直拖到了現在。“前兩個大圈都不滿意,接縫處有點瑕疵,我就丟了,”朱誠說,“大圈就像鳥籠子的臉,接縫處有一絲痕跡,我都覺得對不起我30多年的手藝。”
“懂行的人一來就會看大圈,接口處講究嚴絲合縫,肉眼看不見、手摸不著,就對了。”朱誠說,最極品的是,連接縫兩邊的紋路都一致,任你看多久都找不到接縫。這是朱誠珍藏的鳥籠,八年來,他一有空就會把這個鳥籠抱在胸前,輕撫鳥籠的每一根簽。“這叫包漿,讓鳥籠的每一寸表面再度氧化,顏色變深、變亮,手感越來越光滑。”朱誠說,到現在,水灑在鳥籠上,也會結成水珠。許多人想要高價買下他的鳥籠,老朱呵呵一笑,“這是非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