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今年兩會上提交討論的2016年財政預算表,用于基本工資的預算提高了10%,但這不等于基本工資標準就會上漲10%,因為這里面還包含了基本工資正常提檔升級所需的預算。多省份機關事業單位今年將調薪 。
近兩年,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改革一直備受關注。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原副部長何憲也多次提及工資改革。接受新京報專訪時,何憲表示,去年完善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制度的政策實施后,已經達到了預期的目的。今年,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工資在工資中的占比,有望進一步提高,從40%增長到45%左右。此外,地區附加津貼政策也有望在1至2年內出臺。
談工資制度改革
關鍵是建立工資的正常增長機制
新京報:之前你曾提到,目前機關事業單位職工的工資結構不合理,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何憲:由于長期以來工資的正常增長機制還沒有建立起來,在相當多的年份,工資增長靠的是津貼補貼。這很不合理。我們認為基本工資應該占到60%至70%比較合適。
此外,機關事業單位工資的地區差距還比較大,一是發達地區和中西部地區存在較大差距,二是層級比較高的機關單位和層級低的縣鄉等機關單位存在較大差距。
新京報:什么原因造成的這種現象?
何憲:新中國成立后,國家把全國分為11類地區,根據物價水平、生活成本等確定不同的工資。但隨著經濟發展,各地的發展水平差距逐漸拉大,原來的工資區制度不再適應新形勢了。1993年工資制度改革時,工資區制度停止實施。隨后,各地開始自行建立津貼補貼,但這種做法帶來了一系列問題。一是地區單位差異大,高的高、低的低;二是發放不規范,收入秩序比較混亂;三是工資結構不合理,基本工資比重過低。
因此,從2006年起國家對津貼補貼進行了規范,下一步要在規范的基礎上,建立科學的地區附加津貼。
新京報:具體怎么實施呢?
何憲:具體的地區附加津貼制度及相應的標準正在進行研究,主要考慮是,根據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物價等情況,用科學的方法進行計算。目前正組織專家小組進行深入研究,有望在1至2年內推出這一制度。
新京報:今年,遼寧、山東等超過6個省份明確提出將在2016年調整機關事業單位基本工資,還有部分省市提出將推進工資制度改革。在你看來,今年的調整方向如何?
何憲:我國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制度經過多次改革,應當說各方面都在不斷完善,但是工資的正常增長機制一直沒能建立起來。在此之前,機關事業單位的基本工資基本上是漲一次,下次就不知道是什么時候漲了。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情況下,這樣肯定是不行的。
這次國家下了很大決心,要把工資的正常增長機制建立起來,這并非是確定每年一定要漲多少工資,而是在于每兩年要固定漲一次工資,具體漲幅根據當年的情況來定。
建立正常的工資增長機制,今年是非常關鍵的一年。如果今年增長了,這個機制就基本算建立起來了。
談基本工資漲幅
今年基本工資占比有望漲至45%
新京報:現在提到機關事業單位工資調整,不少人的理解就是要給公務員漲工資了,其實這兩者的概念并不同,機關事業單位的范圍有多大?
何憲:目前,機關事業單位的人員約有5000萬。其中,教師1500萬人、公務員700多萬人、醫療衛生工作人員500萬人,其他事業單位如科研、文化、體育、農業、地質勘探等加起來約1100萬,還有1200萬是退休人員。所以,機關事業單位中,公務員只占百分之十幾,主體部分是事業單位。
新京報:去年,國務院辦公廳出臺調整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工資標準的實施方案,目前落實情況如何?
何憲:從目前看,完善工資制度達到了預期的目的。主要成效包括幾個方面:一是完善工資制度配合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與企業養老保險制度并軌的工作已經完成。
其次,改善了機關事業單位的工資結構,人均提高300元的工資,同時把一部分津貼補貼或績效工資納入到基本工資中,再加上補償交納養老保險的部分,基本工資的比重占比從30%左右增加到了40%左右。第三,注重向基層傾斜,建立鄉鎮工作補貼和縣以下的職務職級并行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