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上級精神對于我們不再重要,除非這是個直接給錢的精神。如果不能增加鄉鎮收入,上級無論什么新精神,對于我來說都是白費精神。”去基層調研時,有鄉鎮黨委書記直截了當地告訴趙樹凱。他發現,“許多政策文件,上級怎么寫,下級怎么寫,如法炮制,層層轉發,轉發完了往往一了百了。”
復雜和堅硬的利益格局下,沒有人具有統攬一切的權威與智慧。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變革的契機并不在廟堂,它只能從社會的肌理中緩慢生長——社會組織、市場化媒體,也許正是這肌理的一脈。
“哥幾個別把藕給忘了”
戴小京如今是聯辦常務干事,財訊傳媒集團總裁。1992年以來聯辦陸續創辦了《證券市場周刊》、《財經》等二十多本雜志。 2012年12月6日,《財經》雜志副主編羅昌平決心實名舉報國家能源局局長劉鐵男。他發出微博后,很快收到戴小京短信,“昌平?。簞毡乜酥瓢?”平時被認為鎮定、氣場強大的戴小京,少見地使用了兩個“啊”。羅昌平意識到:這一次他真的有些急了。
第二天,兩人約在公司附近吃午飯,戴小京問了舉報的來龍去脈。“很難想象,換一家機構我會遭遇什么樣的下場。這種寬容既看到了杜老魅力的影子,也更多源于他們大風大雨的經歷。”羅昌平在回憶文章《打鐵記》中說。
《財經》雜志曾經遭遇的風浪,也許讓羅昌平對戴小京的反應早有判斷。
“你沒有壓過稿子嗎?”我問戴小京。
“怎么可能沒有過,我再怎么跟你保證我們不干涉,你也不能全信。但是反過來說,我們如果真是天天干涉,能有這個雜志嗎?一年到頭,不會超過一兩次。今年以來肯定是零。不定期的,我們會開個會說,大家得悠著點,注意建設性。如果我要說什么,會在事后。通常不是政治原因,而是新聞操作的規范問題。”
接受現實,誠懇地面對存在的合理性,戴小京的回答暗暗地吻合著九號院時代的行事風格。自認為是“改革者”的他,對于隱蔽的風險很敏感,運用著“界限的藝術”,既保全自己又能有所作為。當然,他會傾向于表達“雜志只是一個生意”,有時又難掩驕傲,“《財經》雜志還是挺有影響吧,在改革問題上這本雜志是有使命感的。”
關于“界限”,他每天都與之共處。每天早晨醒來,九號院的那個自己就跟著蘇醒,很自然地“關心起13億人的事”,很快又告訴自己——“還是先關心關心公司1300名員工的事吧!”
“我不想要特別硬,我想的是橡膠那樣子,不軟不硬,所以才能在金屬和石頭之間起個緩沖作用。越是多元化的社會,越是高速變遷的社會,越需要這種緩沖。首先你得存在,你自己都不生存了,你有什么意義?”戴小京說,“雜志是個平臺,也是個船,大家還得待在上頭,理想主義最后也得扎根于現實。都說蓮花出淤泥而不染,那是因為有個藕在底下,哥幾個別把藕給忘了。”
看似遠離了政治的場域,細究之下,是在培養公民社會空間,仍與政治互動。不過,中國扶貧基金會的轉型路徑少有復制者,《財經》的存在也被稱作一個奇跡——這既證明了開拓價值,也顯示了變革之難。
這樣的路徑,似乎也是杜潤生所期盼的,95歲時他曾說,他最希望看到兩件事,一件是土地確權,一件是成立農會。
早在80年代,杜潤生就曾向鄧小平建議成立農會。鄧小平說,共產黨代表農民利益;杜潤生又解釋,黨代表農民利益,也代表政府利益,農民利益和政府利益有時矛盾;“好,那就看一看,3年后再說。”鄧小平回答。
一等已過30年。
王岐山的九號院風格
7月18日,北京紫竹橋附近的酒店里,九號院的老同事聚在一起,慶祝杜潤生101歲生日。投影中的杜老像個孩子,擺弄拐杖,拿反了手機,攏著耳朵做出聽不清的姿勢。
溫家寶、王岐山、陳錫文、發改委副主任杜鷹等人到醫院去看望,俯下身聽老人家講話,屏幕上出現哪位老同事的身影,現場就輕喚一聲他的名字,“毅夫”、“錫文”、“岐山”……去年,王岐山自己開著車來參加杜老的生日會,“我是中午逃出來了,因為實在想見見你們,1點鐘必須得走。”
他們都說,王岐山始終保持著九號院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