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絡的發展,一種“新”的語言逐漸產生——網絡語言。有人說,網絡語言適應了社會的發展,沒有什么大驚小怪的,作家張辛欣則直言對網絡語言的反感。
中國大陸廣東省中山市一小學近日宣布學校學生禁用一些網絡用語,如“:)”“裝逼”“尼瑪”等,原因是這些網絡用語不文明。此外還例舉了5個不當用語,規定了必須用語“您好”“請”“謝謝”等。(9月17日參考消息網)
這一做法得到了家長的普遍支持,其認為可避免孩子受到網絡語言的影響。但這么做真的能收到人們預期的效果嗎?
首先,學校出臺這項規定的出發點也許是好的。在學校禁止使用的網絡語言中可以看到,一些網絡語言含有許多負面情緒,如“尼瑪”等,借用諧音,卻含有粗鄙的意味。而禁止小學生使用這些網絡用語,采用強制性的辦法來規范學生用語,不可否認,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對學生使用語言起到規范作用,使其免受低俗網絡語言的影響。
但是學校禁止使用部分網絡語,真的能規范小學生的日常用語嗎?其實不然吧。在學校禁止使用網絡用語,那在家呢?在其他場合呢?或許少了學校的監督,換個環境,難保小學生不會再使用。況且單純地禁止使用并不能從根本上規范學生的用語,小學生只知道老師規定的不能說,卻不知道到底為何不能說,那沒有列入規定的是不是就可以說了?只知道在學校不能說,那在其他場合呢?
禁止小學生使用部分網絡語言,對于規范學生用語而言,無疑于“揚湯止沸”,只能止一時之言,起到表面作用。而要真正規范小學生的用語,還需“釜底抽薪”,從源頭上進行引導。
語言的產生與使用有其社會大背景,在網絡如此發達的今天,小學生接觸網絡,學習網絡語言,必不可免。要想規范小學生用語,不是簡單地列出一個“禁止使用的網絡語言”的列表,強制性地要求學生照著做。這樣不僅不會收到預期效果,還會使小學生產生逆反心理,為何說話都要管。其關鍵還在于教會小學生明辨是非,什么樣的網絡語言可以用,什么樣的網絡語言在什么樣的環境下能用,什么樣的網絡用語不可用。只有這樣,才能從源頭上規范小學生用語,收到理想效果。
——本文系大學生評論之星選拔賽參賽作品 隨著網絡的發展,一種新的語言逐漸產生——網絡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