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早已加入美國籍,但他顯然沒能融入美國社會,不太得志,現在做的許多事仍是在政治上同中國政府糾纏。比如他參與發起“人道中國”組織,還擔任過所謂“中國民主教育基金會”的會長,等等。
26年過去了,“八九一代”絕大多數人融入了中國大陸后來的改革開放和國家建設大潮,當時的學生都已度過不惑之年,豐富的人生經歷和閱歷不斷幫他們刷新對那段歷史往事的認識。那代人同國家一起成長,他們年輕時有過的特殊曲折為形成中國社會后來的大理性和大智慧提供了一份深刻反思。因為他們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再忽悠得了中國人民。
周鋒鎖等人當時選擇了逃跑,后取得美國護照,但又不肯隨遇而安,似乎一直在患得患失。他曾多次想辦法回到中國大陸,本來有可能像大部分那年出走國外的人一樣,慢慢證明自己重回故里對國家的無害。但他偏偏要在中國大陸繼續展示政治對抗姿態,只好又被作為“美國人”遣送出境,維系他眼前的局面。
周這樣的人像是白過了26年,世界上潮來潮走,他們卻像沉到河底的石頭,拒絕移動半步。他們的表達與修辭,對“理想主義口號”的迷戀,使他們看上去甚至更像化石。
化石是代表不了已成中國社會中堅力量那一代人的。他們如今在各行各業釋放著活力和能量,他們可以用來審視歷史的思想材料不知比周這樣的人多多少,他們的集體胸懷和格局更是把周等海外這些“老同學”甩出去好幾條街。
周等人在“美國人”里也屬于最“反華”的那一撥。也許他們過度沉迷于自己身上年輕時打下的烙印,以及當時就已確立的人生價值的東西。他們不僅思想上走不出來,在他鄉陌生環境里謀生也步履維艱,難以人生轉型。他們或許一輩子只能把自己釘死在對抗中國政府的標簽上,以此獲得殘余的一點關注和資助。他們像溫水里的青蛙一樣被慢煮得再也跳不出來。
中國社會早把他們忘卻了,猛地一說,幾乎沒人知道周鋒鎖是誰。因為美國之音這次拿他當噱頭,我們也才會提到他。
勸他也勸其他已經入籍的“美國八九一代”們,既然已做美國人,就做得有尊嚴些。不要繼續像流亡者似的,被美國媒體呼來喝去,做他們反華宣傳的玩偶。去美國主流社會謀一份成功吧,爭取一份華裔的光榮。
美國之音近日專訪八九政治風波后外逃的周鋒鎖,周當時是清華大學四年級學生,并成為遭通緝21人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