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接受環球時報采訪的學者表示:女司機如此變道匪夷所思,男司機因為這件事將其暴打更匪夷所思,網絡留言支持男司機暴打女司機尤其匪夷所思。這三個“匪夷所思”說出了時下一些讓人層層遞進的痛心之處。
女司機那樣開車,顯然不對。中國的道路上每天都跑著一些“馬路殺手”,他們變道不打燈,強行搶路超車,拒絕排隊,毫無謙讓意識。有些人是開車技術欠佳,或者因為道路不熟,還有些人就是車德太差,太過自私,把平日里做人的種種缺陷都毫無顧忌地展現到大馬路上。
被打女司機屬于什么情況,我們不得而知。盡管她被“人肉”出過去有違反交規的記錄,但這些還不足以作為她當時是故意“別”他人車輛的證據。
退一步說,就算她是故意“別”人,就算她錯得讓所有人一旦遇到都會很氣憤,但被“別”男子出如此重手對她狂毆,也是決不能被原諒的。它不僅在法律上須被追究,在道德上也應受到這個社會的斷然譴責。該男子的行為被叫好,這是輿論場的畸形反應,它不可能是中國社會對待這件事的真正態度。
從視頻上看,打人男子數次將女子打倒在地,并對其面部等用力拳打腳踢,出手極重。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理由可以允許一個男人這樣痛打比他弱小很多的女子,除非這是一場你死我活、男人被迫行之的搏斗。而打人男子當時的目的僅僅是為了“出氣”,是為了所謂的“教訓她”。
打人男子突破了道德的底線,這種道德應與人類的天性同在。該男子當著妻兒的面對一名“有錯”女子施暴,他當時沒有恥辱感,反而可能認為自己在行保護家人之責。這決不僅僅是一個人脾氣有多暴躁的問題,它對我們社會問題的呈現是多義而深刻的。
網絡上出現對打人男子的喝彩及同情聲,這是是非觀扭曲的表現。我們注意到,發出這種聲音者幾乎沒有網絡名人,連有公開實名認證的人都很少。這說明社會的基本價值觀并未失守,支持打人更像是在可以不負責任情況下的情緒釋放。
即使在現實生活中,或許也會有很多人看了女司機“別”車的視頻后說上一句“這人真是欠揍”,但這不意味著他們真的支持痛毆女司機的行為在他們面前發生。在事件現場,打人男子受到譴責并被阻止離開,逐漸圍攏者的這些表現更接近中國社會的真實態度。
在這件事上,事件周圍幾十米的小方圓大概比互聯網無邊無際的空間更真切。然而畢竟網上到昨晚有四萬多人投票為打人男子辯護,還有人通過“人肉”女司機的以往過錯,來證明她為什么“該打”。盡管這些人的數量可能很少,但對我們這個社會來說,他們還是太多了。
我們毫無為成都女司機“不雅駕車”開脫的意思。但如果輿論場形不成對施暴男子的強大譴責聲,那么這個輿論場一定是出了“匪夷所思”的差錯。
成都一開車男子將在路上駕車別他的女司機逼停后拉出來暴打一頓,發酵成輿論事件。幾乎所有評論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