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解員琚寶華(左)和周清娜在整理社區檔案。
六旬老人網戀接連被騙四次
看社區調解員如何幫他“解套”
[國內新聞]常言道“清官難斷家務事”,不過,作為社區調解員,他們就專管家務事兒,還能管得讓人服服帖帖的。不過,在一些人心里,社區調解員就是動動嘴皮子,“摻和”家長里短。
其實,社區調解員不但要處理鄰里關系、家庭婚姻,也得化解勞動爭議、醫療糾紛等。他們每年都有考試,婚姻法、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等必須爛熟于心。
鏡頭1 當月老
撮合倆老人成就“夕陽戀”
兩三年前,鄭州市經八路辦事處教育社區76歲的李國華(化名)痛失老伴兒,之后,他過起了獨居生活。
見他一人生活不易,社區里的熱心人有意撮合李國華及同院老人王改花(化名)。沒想到,李國華對王改花一見鐘情,兩人很快陷入熱戀。
“不以結婚為目的的愛戀,就是耍流氓。”近日,李國華準備和王改花領取結婚證。可是,這段“夕陽愛情”遭到了兒子的強烈反對。
為了逼迫父親與王改花分手,李國華的兒子在小區院里散布謠言詆毀王改花,希望借助輿論的壓力,王改花能自動退出。
兒子的行為,徹底激怒了李國華。
教育社區的調解員琚寶華、周清娜了解情況后,將王改花、李國華及其兒子叫到一起,經過兩次調解,終于“有情人終成眷屬”。
鏡頭2 法律通
依法調解幫打工者要回辛苦錢
在這場“夕陽愛情”的調解中,琚寶華、周清娜的熱心曾被多次澆冷水。
“調解員就愛摻和家務事兒。”有人冷嘲熱諷。生活中,老百姓習慣稱社區調解員為“說和事兒的”,甚至不少人認為,他們耍的都是嘴皮子功夫,業務范疇不過就是家長里短。
其實,從2011年起,河南省就開始著重加強人民調解組織的專業性、行業性,使人民調解的范圍從原來的鄰里關系、家庭婚姻等矛盾向勞動爭議、醫療糾紛、交通事故、物業管理等方面拓展,強化人民調解在化解社會矛盾糾紛中的基礎性作用。
同時,他們還需熟記婚姻法、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區里每年都會組織至少兩次考試,法律知識得爛熟于心。”琚寶華說。
上個月,鄭州花園路與紅旗路交叉口附近一公司,拖欠一打工者10天工資,雙方發生爭執。琚寶華、周清娜與教育社區二網格的網格長楊潔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根據勞動合同法進行調解,最終,公司老板足額支付拖欠工資。
鏡頭3 講策略
六旬老人沉迷網戀調解員上演“紅白臉”化解
在長期的工作中,琚寶華總結出了一套“調解秘訣”,“遇到‘難纏戶’,紅臉、白臉都得唱。”今年10月,家住鄭州經五路31號院的大軍(化名)找到社區要開“未生育證明”,結果他的父親緊隨其后,叮囑社區“千萬別給他辦”。
這是咋回事?原來,年近六旬的大軍因妻子早逝,獨自和老父親生活,一直想有個伴兒的他,沉迷網戀,之前,曾被騙4次。
今年10月初,他通過網絡認識了女孩麗麗(化名),對方自稱在武漢做生意,讓大軍把戶口本寄給她,好幫大軍在武漢定居。她還告訴大軍,自己還年輕,能給大軍生孩子。
“對方要給我生孩子,我得讓社區出個‘未生育證明’。”大軍來到社區催促工作人員為其辦理相關手續。
在琚寶華、周清娜了解情況后,勸他想清楚,結果被大軍臭罵一頓。“因為網戀,他都被騙4次了。”琚寶華說,她和周清娜商量,準備演場戲。
琚寶華唱“白臉”,對大軍批評教育,阻攔其開證明。周清娜唱“紅臉”,與大軍拉近距離,要到麗麗的電話。
周清娜說,當她撥通麗麗電話,并告知她是社區工作人員時,麗麗匆忙掛斷電話之后,手機就關機了。
直到這時,大軍才幡然醒悟,“要不是咱社區調解員,我又差點被騙。”
調解員的前世今生
其實,上世紀50年代起,人民調解員就在中國出現了。群眾內部發生小矛盾,找調解員幫忙,既省了訴訟成本、不傷和氣,又減輕了法院、公安、信訪等部門的工作壓力。
2002年,全國召開人民調解工作會議,之后,各級政府對“人民調解員”隊伍的發展更加重視。
2007年12月,鄭州市政府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我市人民調解工作的意見》,確定要給人民調解員發工資。
2008年1月,鄭州市政府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人民調解工作的意見》,決定在全市每一個社區及行政村都設立人民調解委員會,每個社區都配備專職人民調解員。
2011年至今,人民調解員的專業性、行業性不斷加強。如今,他們需要處理婚姻家庭糾紛、鄰里糾紛、賠償糾紛、勞動糾紛、征地拆遷糾紛等十多類糾紛。
[國際新聞]據外媒9日報道,日本出現大范圍降雪,不僅北海道等寒冷地帶一片白雪茫茫,歷年難見風雪的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