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片《戚繼光》海報
[國內新聞]“戚繼光是誰”,“堵槍眼的”“炸碉堡的”還是“收復臺灣的”?昨日,人民日報以《別讓戚繼光繼續堵槍眼》為題刊文批評架空歷史的危害。
日前,有教授指出:動畫片存在“架空歷史”過多的問題。以《火影忍者》《海賊王》為例,人物皆蹈空而來,無朝無代。即便有歷史背景,也以別國風物居多。幕府、江戶時代的文化細節,少年說來頭頭是道,至于中華風儀,則閉口無言,并無親近。
文章指出,歷史被架空后的危害,并不僅僅是知識的欠缺,而是不知來路之艱難險阻,便只能孤立地認識當下現象,易從一種理想化的概念出發建立認識,不易有立足實際的“理解之同情”,每每把不合水土的烏托邦,當做自己的桃花源。架空本國史的危害尤烈:沒有長期的文化親近和熏染,便沒有價值認同。同樣是憑空凌虛,嫦娥奔月是迷信,變形金剛登月便成了科學。
改變,應該從別讓戚繼光堵槍眼開始。現實的、歷史的題材,應該多現于熒屏。有人會說,沒用,孩子不看。這既是刻板認識,又是一種提醒:民族的、歷史的乃至主旋律的藝術品,一定要走出難看、說教、沒有感染力的泥淖。以北京電視臺拍攝的《戚繼光》為例,感染力依托于一個個奇特有趣的故事。戚家軍如何出奇制勝,形成了“出謎/猜謎”的結構,吊住了觀眾的胃口;敘事動力上,除了保護老百姓這樣高大上的理由,制作者還做了大量貼近接受心理的設計:猛將王如龍饑腸轆轆,倭寇將領還拿著雞腿上陣,將士們能不怒火高漲嗎?小朋友們更易信服。
筆者并不主張排外主義,也不主張動畫片成歷史講座、天天“高臺教化”。光看拿平底鍋揍老公的狼、把貓拍成糊塌子的老鼠,是不是少點什么?戚繼光、文天祥乃至孔子、老子,拍好了,更能成為孩子們的好玩伴,還能成為孩子一生的好老師。
動畫片《戚繼光》海報 [國內新聞]戚繼光是誰,堵槍眼的炸碉堡的還是收復臺灣的?昨日,人民日報以《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