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射擊中心位于南三環碧云路上,是專門訓練培養國家、亞洲和奧運冠軍的地方。據該中心負責人郭繼生介紹,射擊場始建于1958年。
在該中心東南角和南側,近年來相繼建起3個小區,其中就有芳草園小區。昨天上午11時,記者來到該小區,未進大門,就聽到斷斷續續的槍聲。
根據小區保安指點,記者來到小區西北角。在西邊圍墻下,停有幾輛汽車,車輪下的水泥路上,密密麻麻散布著許多比小米粒稍大的鉛彈。保潔員楊先生說:“每天靶場都打槍,只要一打槍,這里就像下雨一樣。地上的鉛彈都是剛才打飛碟時落下的,我每天要打掃兩三次,有時鉛彈還落我身上。”
保安楊先生說:“這里距射擊場不到100米,槍口朝這邊時,尤其刮西北風時,小鉛彈落進來的更多。”
在現場約25分鐘,記者先后聽到5次槍響,隨之緊靠4號樓西墻搭建的車棚上的鋼板,也噼噼啪啪亂響,院墻外的桐樹葉上,也呼呼啦啦亂響。路面上,瞬時落下大量小鉛彈。
居民小區規劃離靶場太近了
4號樓5層一業主對記者說:“從一層到8層朝北的住戶,只要射擊場打槍,窗玻璃大都被飛來的鉛彈擊中過。我們小區是經適房,搬來將近兩年,當初不知政府規劃時,為何沒考慮到挨射擊場這么近?”
3號樓下,帶小孩的一位60歲女士告訴記者:“平時我不敢帶孩子下樓,只能到中午吃飯
時,才能帶小孩到樓下活動一會。怕鉛彈砸住小孩……”
居民林先生說:“業主們向物業反映過很多次,聽說物業也與靶場交涉過,但至今沒解決。”
昨天中午,記者來到芳草園小區的鄭州新景象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物業公司賈經理說,他們與靶場確實協商過多次,但一直沒解決問題。
靶場建射擊場時附近還都是荒地
昨天下午,射擊中心負責人郭繼生受訪時說:“射擊場始建于1958年,當時射擊場周圍都是荒地。最近五六年內,附近建起了橄欖城、芳草園和正商等小區。小區與射擊場之間,肯定應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但不知為何這樣規劃。”
“這種霰彈,實際上叫獵槍彈,每發子彈里裝有幾十粒鉛彈。射擊場南北長300多米,一般打飛碟都往北打,鉛彈是打不
出去的。但有時飛碟的高度、角度不一,飛碟高度一般在兩三米至20多米,霰彈散落半徑約為120米左右,加上受風力和角度的影響,東邊靶場距小區4號樓比較近,有時鉛彈會飛到小區內。”郭繼生說。
發稿前鄭州市規劃局牛副局長受訪時說,射擊場周邊原來怎樣規劃,后來是如何規劃成居民小區的,需與規劃處和二七區聯系核實。
有沒有辦法控制鉛彈散落?
針對記者的提問,郭繼生說:“只要訓練,肯定還會散落。東邊的靶場我們盡可能少用,但要備戰全運會、亞運會和奧運會,東邊靶場有時也不能不用。我們建議開發商把院墻加高一些。”
霰彈有沒有殺傷力?
郭繼生說,“這種鉛彈距離超過80米后,基本上就沒有殺傷力了。”
鄭州一小區與靶場相鄰 下彈雨不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