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校園、街區、互聯網作了一系列的調查。調查內容包括:您是否佩戴過口罩;您佩戴什么類型的口罩;您對口罩的防護效果和佩戴注意事項了解多少;您認為國家是否應該出臺相關法規規范口罩市場等一系列問題。”劉星宇說,調查發現,為防霧霾有多數被調查對象佩戴過口罩。而在對口罩防護效果和佩戴注意事項了解情況的調研中,很了解的只占3.2%,略知一二的占80.3%,完全不了解的占16.52%。在被調查的對象中,認為國家應該出臺相關法律法規規范口罩市場的占91.58%,無所謂的占7.63%,不應該的占0.79%。
在調研的過程中,劉星宇他們發現很多市民對什么口罩能防霧霾并不了解,甚至購買的是一些對霧霾不起防護作用的口罩。“比如很多市民佩戴的棉布口罩,對抵御PM2.5就毫無作用。此外,還有說的很高科技的活性炭口罩,其實只適用于含有有機氣體、酸性揮發物等刺激性氣體的場合,對于細微的顆粒以及PM2.5顆粒物起不到防護作用。”劉星宇說,還有些人覺得N95口罩防護效果最好,但他們不知道這種口罩是專業防塵埃的,戴上去之后很容易造成呼吸困難,并會因缺氧而感到頭暈,特別是心血管疾病患者,不能戴N95型口罩防霧霾。
“另外有一些市民佩戴口罩的方式也不對。正確的戴口罩方法應該是口罩形狀要貼合面部。另外,口罩卡在鼻梁上的鉛條在佩戴時一定要捏緊,盡量使鼻部、面部的皮膚與口罩貼緊,否則口罩也起不到防護的作用。”石家莊一中的楊光同學說,就算是佩戴N95、N99口罩,也必須在使用兩天后,就要更換新的,否則也起不到防護的作用。
此外,在調查中他們還發現,現在之所以防霧霾口罩市場上存在著各種說法,讓消費者感到無從辨別,主要原因是國家沒有統一的標準。他們也建議有關立法部門能夠出臺法律法規,促使國家建立口罩產品的標準,加強對產品效能的監督,規范口罩行業。
[國內新聞]省會有6名中學生,從2013年下半年就開始關注霧霾,并持續對霧霾最后一道防線——口罩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