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新聞]算術不夠好的你,有沒有被朋友說“數學是體育老師教的”?以后這句話可能不再是嘲笑,而是時髦了。
因為常州有好幾所小學,一年級學生的數學就真是體育老師教的。而且,孩子書包里就一本教科書,課程表也不是語文、數學、英語,而是“慶典課”、“戲劇”、“語言與閱讀”、“數學與科技”、“班級讀書會”……
這種看起來非常新潮的教學方式,是常州市天寧區5所小學整體實行的“全課程”改革,半年多來師生反響良好。很快,又會有一所小學加入。近日,揚子晚報記者應邀走近“全課程”,探訪其中的神奇與奧秘。 揚子晚報記者郭靖宇
怎么教的
教材只此1本,語數等“N合一”
“全課程的教材和現實聯系得太緊密了,最近春天來了,我們的教材也進入了第二單元,題目就是《春天來了》。”
常州市博愛教育集團龍錦小學的老師工作快9年了,從去年開始,她成為學校首批16名全課程教師隊伍中的一員。“我們現在用的教材,是從北京亦莊小學引進的,兩個單元為一本,使用兩個月。”馬月告訴揚子晚報記者,上個單元是學習要愛自己的家庭和家人,“寒假特別是春節期間,小朋友有很多時間和家人在一起, 開學后學這個也算是很應景”。
與蘇教版和人教版的教材不同,全課程教材不再是每個學科一本書,而是將不同的課程融合在一本教材里。“比如現在學《春天來了》,里面有寫春天的課文,有唱春天的歌曲,有畫春天的圖片,甚至連數學科目也和春天聯系了起來。”
“這套教材的課程完全是圍繞學生進行設置的,上學期的時候,主要是開學類的課程,名字就叫《開學啦》。”據馬月老師介紹,那本教材包括《開開心心來上學》、《我和我的好朋友》、《我們一起做游戲》等六個單元,“學習這些內容,小朋友很快就熟悉了學校、老師和同學”。
老師兩人“包班”,體育老師兼教數學
博愛教育集團龍錦小學一年級8個班投入全課程研究,校方選拔了16名一線教師,其中有7位語文教師、4位數學教師、2名美術教師,體育、音樂、英語教師各1名。
“以前大家嘲笑某個人數學不好,會說‘你的數學是體育老師教的吧?’但是現在,體育老師真的也可以教數學喲。”與馬月老師搭檔的是位名叫李汶卿的體育老師。馬月主要負責語文,李汶卿教數學。藝術與審美課程中既有音樂,也有美術,兩位老師則根據教學需要輪流主講。
“有的時候數學可能需要和美術進行融合,那么就是李老師上,有的時候則可能要和語文融合,那么就是馬老師來。”學校副校長丁小桐透露,兩位老師包班教學之后,會積極溝通,對課時進行有效分配,達到最好的效果。“過去我們的課表上一節課與另一節課是分開的,直接結果就是割裂了學生的注意力??赡軐W生上第二節數學課的時候,還對語文課的小尾巴念念不忘。”丁校長說,全課程實驗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情況,調整課程設置,最大程度地挖掘學生潛力。
學生畫畫的時候學寫字標拼音
在采訪中,一位數學老師講起了自己感受到的變化,“最大的不同是,由原有關注提優補差,轉變為讓孩子更加喜愛數學”。
這位數學老師,買來了數學繪本系列全36冊,豐富的繪本、精彩的數學哲言、美麗的數學小制作這些種種,讓還處于幼小銜接的孩子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在教學完“分與合”后,給孩子講了一個數學繪本故事《鼓鼓和蛋蛋》,故事里的主人公鼓鼓和蛋蛋是怎樣把10個小石頭分成兩部分呢?利用數學課上分與合單元中有序成對的分法,孩子很快得出9種分法。既讓孩子在繪本中鞏固了分與合的知識,又讓孩子感受到學好數學知識的作用。
除了閱讀繪本之外,學生也會主動創作繪本。“最近學生們畫了一個題為《我的爸爸》的繪本,展現自己對爸爸的認識。”馬月說,過去寫作文就是寫作文,畫畫就是畫畫,但是現在兩者卻結合了起來。“我們讓學生畫爸爸,大家除了畫了爸爸的樣子,還畫了愛好,比如打球、跑步,有些同學還介紹了父親的工作。在畫畫的同時,大家還寫上了文字或拼音。”雖然學生創作的繪本看起來還很稚嫩,但是已經頗具雛形,看起來“很有愛”。
焦點追問
家長擔心:跨學科教學會不會誤人子弟?
校方:老師培訓多次已能駕馭
“我當老師快9年了,實施全課程實驗后,班里的同學很快樂,學習很輕松,孩子是真心喜歡學校。”馬月說,自己能夠感覺出來,學生確實是發自內心的快樂。
昨天,揚子晚報記者隨機詢問了幾位小朋友對上學的感受,孩子們給出的答案十分樸實,“學校很好玩,上課跟做游戲一樣”、“很喜歡上學,不僅能學到東西,還能表演,每周一還能跟大家‘講故事。
所謂的“講故事”指的是周一上午第一節課,課程名為“慶典課”。“大家都當過學生,肯定會記得,周一早晨多少會有一些厭學的情緒。我們周一的慶典課程,就是讓學生分享自己想要說給同學、老師聽的事情、經歷。”
上課跟玩一樣,孩子們是高興了,可家長們卻有些擔心。昨天,一位家長就說:“我們還是有點疑問的,不知道體育老師教數學課,孩子能學到多少東西。”
其實,這樣的疑問不僅家長有,甚至連一些老師也有。“從準備啟動全課程實驗開始,我們老師就沒閑過。除了不斷地派教師去北京亦莊小學跟班學習之外,開學后,每天學生下午放學,全課程教師團隊就開始各種教科研活動。”馬月說,開會討論到晚上7點過后已經是家常便飯。
“一開始老師們確實會擔心,沒底氣。但是一次次專業培訓,讓大家已經可以駕馭過去接觸不多的課程。”該校負責人向記者透露,除了培訓之外,老師們還會親自聽課、集體備課。
家長還擔心:長期下去會不會基礎不牢?
不少家長擔心,如果教師長期跨學科進行教學,孩子在這里學了六年,會不會知識基礎不夠扎實呢?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從目前的計劃看,包班教學主要應用于低年級,中高年級的各學科依舊將由專業老師進行教授。
“因為全課程正在研究之中,目前尚無最終的方案,但是實行學生‘跑班選老師’的可能性比較大。”丁小桐副校長向記者透露,“比如到了四年級,可能一個年級有4個數學老師,學生們可以自由選擇,去聽自己喜歡的老師的課程。因為老師的風格不一樣,不同老師可能會有不同的粉絲。大家都當過學生,如果你喜歡某一門課的老師,這門課的成績一般不會差,因為你上課的時候很快樂,很用心。”
丁小桐副校長表示,家長不用過分擔心,學校和教育主管部門絕不會拿學生的前途開玩笑,所有改革、實驗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這些學生能夠有好的發展。“目前先在一年級試點,二年級之后的課怎么上,肯定會在多方研究之后,審慎地拿出一套方案。”不過她也坦言,未來的教學模式肯定會和現在的中高年級有很大差別,將更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