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分水嶺”】
草簽是正式簽署之前的程序,表明雙方就協定已達成一致。如果《軍事情報保護協定》正式簽署,韓日可“繞”過美國,直接共享包括朝鮮核與導彈項目等在內的軍事情報。據韓國《中央日報》15日報道,韓國希望利用日本的偵察衛星和雷達等尖端裝備獲取情報;而對日本來說,則可利用韓國收集的傳統人力情報。目前,韓美、日美之間分別締結有《軍事情報保護協定》,不過韓日兩國交換軍事情報需要通過美國這個“中轉站”,雙方之間并無“直航”。
軍事合作在韓日兩國合作中屬敏感范疇,一方面緣于日本1910年至1945年在朝鮮半島推行殖民統治的歷史,另一方面緣于雙方現有領土爭議。歷史與領土問題均未解決的情況下,韓國政府推動簽署協定一直面臨重重阻力。2012年6月29日,韓國政府甚至在原定簽署協定當天“緊急叫停”該協定。
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特約研究員馬堯指出,一旦協議正式簽署,將意味著韓國與其“宿敵”日本在軍事領域的勾連更緊密,“是韓日在軍事領域合作的分水嶺”。同時,由美國構建的美日韓三邊軍事合作將得到推進。“長期以來,美國構建美日韓三邊軍事合作的主要障礙在韓國,而韓日軍事合作方面的進展意味著三邊軍事合作的障礙或將不復存在,”馬堯說。“同時需要警惕的是,此舉或使東北亞局勢更復雜。除了美國,沒有國家能從這樣惡劣的局勢中獲益,”他說。目前,韓日雙方需完成各自國內批準程序。
日本媒體認為,雙方有望在今年內正式簽署該協定。真是這樣嗎?
【政治“不確定”】
據韓聯社報道,政府接下來會將協議文本審批后提交副部長級會議、并通過國務會議和總統批準,最快將于月內正式簽署協定。這個過程繞開了由在野黨和無黨派人士占多數的國會這一關。這也是韓國政府刻意所為。為回避國會這一環節,韓國政府常常故意把應在條約水平上簽署的合作文件壓低到備忘錄或協定水平上。
不過,外界對此做法似乎并不買賬。早在2012年,韓國在野黨和許多民眾就曾對這一協定反應強烈,紛紛批評政府不顧國內反對之聲,有“暗箱操作”之嫌,并最終迫使政府改變主意。這一次,韓國輿論大多批評政府繞過民意進行“突襲”。韓國在野黨共同民主黨、國民之黨、正義黨都對協定簽署持否定態度,并向國會提交要求中斷協定的決議案。
包括《韓國時報》《中央日報》等在內的多家媒體則指出,政府急于簽署這份協定是打算在總統樸槿惠“閨蜜門”吸引輿論注意之際趁亂“強行突破”。復旦大學朝鮮韓國研究中心主任鄭繼永還認為,目前“閨蜜門”事件已在韓國國內造成嚴重政治危機,民眾對樸槿惠反對的呼聲極高,“因此樸槿惠政府希望通過協定轉嫁危機,這是突然達成草簽的一個重要原因”。
“不過這樣做,反而會讓民眾再次感到政府無視民意、無視國會,很可能引起反彈,”他說,“韓國還有人開始質疑,為何政府強推協議?這背后是否有樸槿惠‘閨蜜’崔順實的影子?”目前,多個在野黨已警告稱,一旦政府簽署此協定,將推動彈劾或解職國防部長官的程序。不過鄭繼永指出,目前韓國朝野各黨都處于政治混亂中,會不會真的彈劾國防部長仍需觀察。“如果協定真的簽署,韓日將進一步編入美國的軍事構架,讓人擔心會不會出現‘東北亞小北約’,”他說,“而這些協定或許就是構建‘東北亞小北約’的‘神經’,將對東北亞格局產生深遠影響。”